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8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488篇
耳鼻咽喉   550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538篇
口腔科学   252篇
临床医学   1109篇
内科学   28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58篇
特种医学   394篇
外科学   1252篇
综合类   3283篇
预防医学   372篇
眼科学   163篇
药学   1678篇
  15篇
中国医学   2522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764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单纯桡骨茎突骨折对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笔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单纯桡骨茎突骨折24例。结果门诊随访8~18周,平均13周。24例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茎突骨折的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32.
介入超声应用日趋普遍,是一种安全、实用可行和有效的诊疗方法,受到医生高度重视。我院1999年4月-2003年12月应用自制平头多侧孔针穿刺诊疗脓肿、囊肿112人次,该针安全性、一次抽吸病灶缩小及抽吸速度明显优于常规针具,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3.
手部封闭治疗后并发血管危象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 女,50岁。因右手患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于1d前在外院行局部封闭治疗(2%利多卡因加醋酸确炎舒松A混合液),术后10min右手色泽渐由红润转为苍白,伴各指指端疼痛,尤以拇、示、中指为甚。即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病情未见明显好转。12h后转来我院,门诊以右手血管危象原因待查为诊断收住入院治疗。入院检查:全身一般状况良好,专科检查见右手桡背侧鼻烟窝近侧界有一处针孔,手掌、背侧呈弥漫性花斑样改变,拇、示、中指指腹呈青紫色,皮温低,毛细血管充盈反应迟缓。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藏药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中的苷类成分。方法 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抱茎獐牙菜的水溶性部分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mangiferin,Ⅰ)、异荭草苷(isoorlentin,Ⅱ)、当药黄素(swertisin,Ⅲ)、当药醇苷(swertianolin,Ⅳ)、1-羟基-3,5-二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Ⅴ)、1-羟基一3,7,8-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葡萄糖(Ⅵ)、1-羟基-2,3,5-三甲氧基汕酮-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Ⅶ)、5-醛基1-异色满酮(Ⅶ)、獐牙菜苦苷(swartiamarin,Ⅸ)、龙胆苦苷(gentipicroside,Ⅹ)和獐牙菜苷(sweroside,Ⅺ)。结论 化合物Ⅵ~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其中Ⅶ为首次从獐牙菜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35.
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有记录的落枕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15~60岁、平均35岁;病程1d56例,2d14例,>3d6例,首次发病56例,二次发病15例,发病二次以上5例.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头不能向患侧转动,患部疼痛,头常歪向一侧,并向同侧的肩部扩散疼痛,局部有条索状、块状、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部位常有压痛,部分患者的x平片无异常表现.治疗: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对患者颈背部进行轻柔,使患侧肌肉放松,然后术者左手扶住患者额部、右手拇、中指轮换点压痛点、落枕点、风池穴,肩井穴,天孚穴等,弹拨胸锁乳突肌数十次,用力均匀,由轻到重,待头颈部肌肉松驰时,术者用一手掌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掌其头顶部,以迅速而轻柔动作将患者头颈部向患侧旋转,此时可听到响声,随后再按上述手法轻柔、松解、整理、滚、拍打颈肩部、最后施以抚摸法结束、每次治疗30~40min.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颈静脉孔区肿瘤位于颅底深部,临近主要动静脉及颅神经,手术显露困难。介绍选用远极外侧入路能良好暴露该区。方法 经切除14例颅底颈静脉孔区肿瘤,三维CTA模拟手术入路9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病人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笔者就诊断特点、分型和手术入路选择等进行讨论,提出了选用远外侧入路对该肿瘤的手术优点。  相似文献   
37.
王芃  马程浩  王春红  施荣富 《中草药》2009,40(Z1):144-147
目的 建立沙棘叶总黄酮的吸附树脂法制备工艺。方法 根据黄酮苷的结构特征,综合调控树脂的疏水性和氢键作用力,达到树脂的高吸附选择性。结果 EGDMA比例为15%的酰胺基树脂E15NC吸附选择性最佳。以沙棘叶粗提物为原料,可得到质量分数达42.7%的沙棘叶总黄酮提取物。结论 兼具疏水性和氢键作用力相互协同作用的酰胺基树脂可高选择性的吸附沙棘叶粗提物中的黄酮类成分,达到富集提纯沙棘叶总黄酮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对7例大龄先天肌性斜颈患者采用手术切断胸锁乳突肌的张力纤维,配合石膏外固定和面部、颈部按摩,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9.
慢性硬膜下血肿起病缓慢,笔者自2001年9月至2005年3月以来,采用局麻下锥孔置管引流术治疗4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0.
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对14例颈静脉球瘤行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6例。12例行耳后经髁上入路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术后面瘫6例,声音嘶哑5例,听力障碍4例。有4例患者术后行γ-刀治疗。结论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的关键,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