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31篇
  免费   2969篇
  国内免费   2100篇
耳鼻咽喉   315篇
儿科学   484篇
妇产科学   549篇
基础医学   2368篇
口腔科学   216篇
临床医学   11760篇
内科学   2597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1775篇
特种医学   15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7918篇
综合类   16220篇
预防医学   3400篇
眼科学   211篇
药学   6104篇
  100篇
中国医学   3912篇
肿瘤学   2211篇
  2024年   468篇
  2023年   1612篇
  2022年   1321篇
  2021年   1718篇
  2020年   1558篇
  2019年   1599篇
  2018年   662篇
  2017年   1251篇
  2016年   1303篇
  2015年   1570篇
  2014年   2629篇
  2013年   2410篇
  2012年   3246篇
  2011年   3590篇
  2010年   3327篇
  2009年   3242篇
  2008年   3773篇
  2007年   3480篇
  2006年   3232篇
  2005年   3361篇
  2004年   2738篇
  2003年   2467篇
  2002年   1995篇
  2001年   1726篇
  2000年   1271篇
  1999年   1019篇
  1998年   885篇
  1997年   839篇
  1996年   774篇
  1995年   583篇
  1994年   596篇
  1993年   341篇
  1992年   335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女性冰毒成瘾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3例女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自愿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MOCK组(对照组) 27例和2/100Hz组(实验组) 56例,每例于月经周期的第2d上午8∶00-10∶00之间采血后,开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治疗。MOCK组的频率为2/100 Hz,电流强度控制在0~2 mA(起到模拟效果即可); 2/100 Hz组的治疗频率为2/100 Hz、电流强度为10~25 mA。两组分别进行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 min,一周治疗5天休息2天,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结束。结果:(1) 2/100 Hz组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也显著低于MOCK组的治疗后(P <0. 05);(2) 2/100 Hz组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治疗后的MOCK组(P <0. 05);(3) 2/100 Hz组的焦虑评分(HAMA)和抑郁评分(HAMD)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也显著低于MOCK组的治疗后(P <0. 01);(4)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和睾酮的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也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降低冰毒成瘾者康复期血清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从而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2.
<正>盆底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盆底脏器脱垂,其症状主要包含子宫脱垂、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及压力性尿失禁等,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尿失禁、生殖道瘘、尿潴留及便秘等~([1])。产妇在分娩及妊娠过程中泌尿生殖系统及盆底肌肉会发生生理变化,通常分娩后6~8周时方能恢复,但分娩造成的损伤、产妇年龄较大、多产及生产方式等因素使其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究不同的膀胱冲洗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将62例在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速度冲洗,实验组进行不限速开放式与常规速度交替冲洗。比较两组的冲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且膀胱痉挛持续时间相比对照组较少(P <0.05)。实验组的引流管阻塞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的冲洗液用量和尿液转清时间都比实验组多(P <0.05)。结论不同的膀胱冲洗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影响不同。使用不限速开放式冲洗与常规速度冲洗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减少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冲洗效果,减少冲洗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估高功率钬激光在膀胱颈挛缩病人行颈部楔形切开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膀胱颈挛缩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实验组采用科医人80~100 W,550μm钬激光手术系统实施膀胱颈部楔形切开术,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病人手术时间、导尿保留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0.95±18.74)分钟,(7.86±1.95)天,(86.98±10.69)ml和(8.95±1.95)天;实验组分别为(26.78±4.28)分钟,(2.96±0.54)天,(10.45±1.82)ml和(3.64±0.7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QOL评分、IPSS评分、PVR和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实验组QOL评分、IPSS评分、PVR和Qmax分别为(2.74±0.52)分,(10.68±1.94)分,(65.49±12.36)ml和(14.89±2.46)ml/s;对照组分别为(4.86±0.86)分,(15.95±2.89)分,(100.69±21.34)ml和(10.37±2.14)ml/s,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改善程度较大。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QOL评分、IPSS评分、PVR和Qmax分别为(1.74±0.25)分,(6.84±1.49)分,(20.69±3.52)ml和(21.48±4.68)ml/s,对照组分别为(2.96±0.48)分,(12.74±2.35)分,(43.74±6.84)ml和(15.43±3.92)m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功率钬激光在膀胱颈挛缩病人行颈部楔形切开术中安全有效,出血少、操作时间短、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探讨经皮电刺激联合导乐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60例在我院住院待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予导乐分娩镇痛,观察组给予经皮电刺激联合导乐分娩镇痛。观察比较两组的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剖宫产率、产妇满意度、新生儿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与镇痛前比较,观察组镇痛后各时间段VAS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率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经皮电刺激联合导乐镇痛可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妇满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产后测试盆底肌肉肌力低于Ⅲ级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产妇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并配合日常自主盆底肌锻炼(Kegel锻炼);对照组产妇采用健康宣教配合Kegel锻炼。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产妇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肌电位及肌纤维疲劳度均优于对照组,盆腔脏器脱垂分度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锻炼可提高产后盆底肌功能,治疗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效果确切且比较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9.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影响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近年来,盆底康复治疗作为保守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其效果逐渐被认可。本文就目前主要的盆底康复治疗手段进行论述,推荐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如盆底肌肉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50.
郭学锋 《新中医》2020,52(23):98-101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结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接受骨科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 64 例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32 例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32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穴位电刺激。监测 2 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2 组 MMSE 评分以及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 组切皮后 30 min 体温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2 组切皮后 90 min 体温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切皮后 30 min(P<0.05);研究组切皮后 30 min、90 min 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 MMSE 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除血浆黏度之外,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穴位电刺激结合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控制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体温下降速度,减少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