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4篇
  免费   1060篇
  国内免费   102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10篇
妇产科学   335篇
基础医学   56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705篇
内科学   1942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53篇
特种医学   11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4716篇
综合类   10000篇
预防医学   179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902篇
  59篇
中国医学   1602篇
肿瘤学   748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670篇
  2022年   570篇
  2021年   700篇
  2020年   699篇
  2019年   728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1514篇
  2013年   1519篇
  2012年   1953篇
  2011年   2035篇
  2010年   1938篇
  2009年   1954篇
  2008年   2069篇
  2007年   1835篇
  2006年   1764篇
  2005年   1822篇
  2004年   1456篇
  2003年   1283篇
  2002年   1104篇
  2001年   1048篇
  2000年   791篇
  1999年   609篇
  1998年   526篇
  1997年   542篇
  1996年   505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谷氨酸(Glu)在大鼠脑损伤局部的异常释放以及其对乳酸(Lac)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部脑损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干预组。伤前15min干预组注射Riluzole(一种Glu突触前释放抑制剂),损伤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仅开骨窗不损伤脑。应用微透析技术检测各组伤后不同时间透析液中Glu含量([Glu]d)及Lac含量([Lac]d)变化。结果[Glu]d及[Lac]d在伤后15min、30min和45min干预组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伤后60min,损伤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Glu]d和[Lac]d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细胞液中Glu水平的升高是Glu神经元末梢大量释放Glu所致,并继而引起了Lac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43.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2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实施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内清扫173例,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21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浸润肠壁深度及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7.8%(39/219),侧方盆壁非连续性癌灶转移率为5,9%(13/219)。术后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7例(4.0%),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3例(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功能障碍:腹腔内清扫组93例男性患者中有12例(12.9%),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119例男性患者中有62例(5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6.2%(28/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9.6%(21/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49.1%(85/173),腹腔内加腹膜外侧方清扫组为59.4%(130/2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留神经的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也会影响患者术后排尿和男性性机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缺乏腹膜炎的典型症状、体征,腹水细菌阳性率57.852;。结论:肝硬化并发SBP的诊断不能单纯依赖腹水中的白细胞计数,PMN计数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对符合SBP诊断者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预防和治疗内毒素血症可选用诺氟沙星口服。  相似文献   
45.
如何解决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超荷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滤失败(uhrafihration failure)一般是指超滤衰竭或失超滤。随着腹腹透析(PD)龄的延长,超滤失败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研究显示,4年以上PD的患者中,超滤失败的发生率高达36%。超滤失败不仅是导致PD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无法及时清除体内的水份而处于容量负荷过多状态,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并进而增加死亡率。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积极防治超滤失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43岁,因右下腹隐痛3个月余,加重半个月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右下腹扪及约5 cm×6 cm大小的包块,质中,界清,无压痛。B超:右下腹混合性团块,大小8.1 cm×5.1 cm,伴周围淋巴结肿大。CT:右下腹见一约5.6 cm×3.6 cm大小混合肿块影,中心密度较低,CT值约24 Hu,边缘毛糙,增强后轻度强化,其外筋膜包绕,周围见多个小肿大淋巴结(图1)。入院诊断:腹部包块,性质待查。行剖腹探查:右下腹腹膜后肿块,大小20.0 cm×15.0 cm×13.0 cm,边界清,表面光滑,为脂肪样组织,活动可,手术切除整个肿块及周围后腹膜组织至腰大肌筋膜。病理示:肿瘤  相似文献   
47.
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在透析治疗的男性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ED)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治疗ED的一线药物西地那非对于此类患者是否有效且安全呢?MahonA等人对16名腹膜透析的ED患者进行了为期8周的前瞻性研究,评价了西地那非治疗男性腹膜透析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以国际勃起功能评分和整体评价问卷评估治疗的有效性,运用多普勒超卢评价阴茎动脉供血,并且记录所有副作用。结果显示,勃起功能在两地那非组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改善,治疗后,性交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根据整体评价问卷结果,75%的患者认为西地那非治疗改善了勃起功能。仅有1名患者报告出现头痛的副作用,且在使用西地那非第三次后消失。  相似文献   
48.
92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和抗生素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92例并发SBP的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患者中,发热72例(78.26%),腹胀85例(92.39%),腹痛38例(41.30%),反跳痛35例(38.04%),83例(90.2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分类≥0.75,40例(45.98%)腹水PMN计数≥250个/mm3,79例(90.80%)腹水PMN比值≥0.50,11例(12.00%)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细菌17株,G-杆菌占52.9%(9/17),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及泰能敏感,对丁胺卡那、氧哌嗪青霉素敏感性较低。临床治疗显示,联合使用头孢他啶和甲硝唑效果较好,并较少出现继发真菌感染。结论重型肝炎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培养阳性率低,外周血和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比较可靠的参数。治疗SBP,可首选二联使用头孢他啶与甲硝唑,疗程约10~14日。  相似文献   
49.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腹膜的急性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由于其病因多种多样,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重的特点。临床医生特别是门急诊医生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对于患者治愈率的提高及并发症、死亡率的降低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近年来的临床病例结合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0.
肝硬化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晚期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易误诊。本文对我们1982~1990年间收治的88例作一总结,并对早期诊断及预防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