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45篇
  免费   1039篇
  国内免费   166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07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226篇
内科学   48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82篇
特种医学   12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764篇
综合类   7542篇
预防医学   114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392篇
  64篇
中国医学   4370篇
肿瘤学   169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771篇
  2020年   768篇
  2019年   769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645篇
  2016年   746篇
  2015年   936篇
  2014年   1479篇
  2013年   1486篇
  2012年   1847篇
  2011年   1974篇
  2010年   1852篇
  2009年   1780篇
  2008年   1643篇
  2007年   1600篇
  2006年   1325篇
  2005年   1360篇
  2004年   1272篇
  2003年   1100篇
  2002年   837篇
  2001年   680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629篇
  1997年   561篇
  1996年   443篇
  1995年   349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皮下积液、感染及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常采用加压包扎法.传统的绷带加压包扎法存在许多弊端,如加压包扎松紧不易掌握,包扎部位受力不均匀,包扎时间长易松动或绷带滑脱等.鉴此,笔者对加压包扎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背心式绷带包扎法,经应用50例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体格检查,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采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以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法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髓核成形组总体治疗成功率82.1%;平均住院时间7.6天,复发率10.8%。并发椎间盘炎1例,进行腰椎融合术后治愈。结论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意率较高,复发率低,住院治疗时间短,创伤小,不影响再次手术治疗。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随着X线检查的普通应用,发现腰椎骨质增生的情况越来越多。有的老年人经常腰痛,被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便认为患了“不治之症”,担心治不好会引起瘫痪。  相似文献   
104.
腰椎穿刺置管持续腰池引流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改进后的持续腰池引流方法的效果,为降低引流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将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腰穿置管引流.观察组改进穿刺手法,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依次连接输液延长管、三通及引流袋.结果 两组置管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堵管、疼痛发生率分别为0、2.78%,对照组分别为16.67%、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改进后的腰池置管引流方法可减少引流管堵塞率、减轻患者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05.
PDLLA可吸收医用膜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预防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2004年2月~2005年3月,对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和椎弓根内固定后,在硬膜外放置可吸收医用膜。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不良反应,防粘连效果良好。结论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是一种良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6.
笔者用刺血加拔罐的方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董晓丽 《光明中医》2007,22(9):31-33
徐之才十剂指出:"涩可去脱".临床验证,涩剂确有"去脱"的效果.但实例也证明,有不少病例,尤其是久治不愈患者,证情复杂,往往虚中夹实,服涩剂后常导致邪恋不去而难以奏功.本人以为,若寓通利于补涩之中,治疗常年不愈的虚实夹杂的痼疾,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从几则滑脱证实例中,谈谈临床通涩并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8.
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常累及三柱,以中柱破坏为重.致压物常来自脊髓前方,后路手术对脊髓前方压迫解除常不彻底,往往需前路减压.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植骨融合,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腓骨骨骺滑脱移位交锁的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0月腓骨骨骺滑脱移位交锁的4例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腓骨骨骺滑脱移位交锁的误诊原因主要是: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外踝及下胫腓联合的合适内固定问题;距骨半脱位,关节面不平整、植骨;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及工作人员责任心等。结论针对误诊的各种原因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0.
双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疗效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以双段SB Charite Ⅲ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l临床结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22例L4-S1退变的病例采用双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男16例,女6例;年龄43~54岁,平均48岁;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1个月(平均37.4个月),分别于手术前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JOA评分和影像学对比。[结果]术后病例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按FRANKLE标准,JOA评分改善率1年后优12例,良7例,可3例;3年后共获得随访18例,其中优10例,良5例,可3例。术后X线片显示人工椎间盘位置正确,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椎间活动度得到维持。15例患者返回原工作,2例变换工作,1例退休。所有病例无假体功能并发症发生,无假体松动、半脱位、下沉。[结论]在严格适应证的前提下,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可以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可在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