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6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ZBOX—I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诊疗技术标准化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结合现代数字技术,在建立中医舌脉象规范采集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舌脉象分类判读标准的基础上,研制出ZBOX—I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并开展了部分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2.
本文针对中医临床对节律不规整脉象(以下简称“不整脉”)简单化地“结、代、促”三分法和不规范倾向,提出以基本脉律的迟、数或迟数不定,时有歇止或乍数,歇止或乍数的有无定规三个方面,为不整脉的基本性质因素;对这三个方面进行量化分级可形成规范化的鉴别标准。本文指出,结、代、促三脉中,阴脉二而阳脉一,代脉缺其偶时,应当补遗;对于既往较少研究的乍疏乍数脉类和乍数脉数(尤其是乍数有定规脉)等,本文认为临床并非罕见,应当重视其鉴别。本文还对中医切诊脉律与实际脉律(脉搏图脉律)和心电图心室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3.
不同海拔高度健康汉族青年脉象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健康汉族青年的200幅脉象图的分析后认为:健康汉族青年的脉象以滑脉、弦脉、平脉、缓脉为多。结古和西宁地区的汉族青年脉象图的主要生理参数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有一定差异。究其形成原因,主要与高海拔缺氧、寒冷环境有密切关系。这与祖国医学认为脉象可随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相应变化的观点相吻合。  相似文献   
64.
唐农 《广西中医药》1996,19(3):39-40
脉象主病的复杂性论虚实脉在脉诊中的纲领作用唐农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历来为医家所重视。但是,脉象名目众多,主病较为复杂,学习者往往不得要领,难于把握。脉象主病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同一...  相似文献   
65.
体温,脉搏动态变化与湿热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现有的几种脉象仪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其优缺点,并提出当前开发脉象仪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67.
伤寒与温病舌脉特征之辨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与温病为两个不同的外感病学说体系。二者在舌象与脉象方面各有不同的特征。总的来说,在舌象方面,伤寒以舌淡苔白为主,温病以舌红苔黄为主。各因病程传变而有不同变化。在脉象方面,伤寒以浮、迟、微等脉象为主,温病以数脉为主。各因病位及病情不同而兼脉有异。  相似文献   
68.
芤脉一般见于大出血时,由于它的出现是一过性的,医生较难诊察到。因此,对于芤脉的脉象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即使在今天亦未达成共识。如“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芤脉的脉象特点是应指浮大而软,按之上下或两边实而中央空;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芤脉的脉象特征为上下两旁皆见脉形,  相似文献   
69.
脉诊是中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国际化,中医常见脉象标准化的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对中医脉象传统文字标准、脉象信息采集系统、脉象信号分析方法、脉图标准与脉象基准系统等5个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影响脉诊标准化的因素,探讨了脉诊标准化的方法,试图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脉诊标准。  相似文献   
7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心功能不全时舌苔,脉象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虹  杨俊华 《天津中医》1999,16(2):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