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32篇
  免费   3985篇
  国内免费   1917篇
耳鼻咽喉   1548篇
儿科学   469篇
妇产科学   1655篇
基础医学   3384篇
口腔科学   979篇
临床医学   11139篇
内科学   3420篇
皮肤病学   2078篇
神经病学   1944篇
特种医学   50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5811篇
综合类   22820篇
预防医学   4489篇
眼科学   617篇
药学   7416篇
  82篇
中国医学   3189篇
肿瘤学   7094篇
  2024年   365篇
  2023年   1489篇
  2022年   1299篇
  2021年   1620篇
  2020年   1629篇
  2019年   1712篇
  2018年   929篇
  2017年   1575篇
  2016年   1845篇
  2015年   2132篇
  2014年   3416篇
  2013年   3592篇
  2012年   4683篇
  2011年   4996篇
  2010年   4761篇
  2009年   4446篇
  2008年   5004篇
  2007年   4604篇
  2006年   4072篇
  2005年   4116篇
  2004年   3443篇
  2003年   3299篇
  2002年   2849篇
  2001年   2574篇
  2000年   1798篇
  1999年   1649篇
  1998年   1503篇
  1997年   1404篇
  1996年   1381篇
  1995年   1121篇
  1994年   939篇
  1993年   678篇
  1992年   577篇
  1991年   511篇
  1990年   383篇
  1989年   427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的一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3.5±10.6)min、术中出血量为(16.8±6.9)ml、手术切口为(4.0±0.8)cm、住院时间为(5.1±1.4)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9.8±21.6)min、术中出血量为(41.8±13.2)ml、手术切口为(7.8±2.7)cm、住院时间为(7.6±1.9)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瘤能够减小创伤面积、促进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效性及其高危型HPV在患者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门诊阴道镜检查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II级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及CINIII级患者64例,门诊行宫颈LEEP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等;对其随访2年,进行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并加以分析。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9.0±4.2)ml,手术平均时间(9.92±20、73)min,切口愈合时间为(28.2±2.3)d,病理升级4.68%(3/64),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95.3%(61/64),术后6个月细胞学检查转阴率为100%(64/64),手术治愈率为100%(64/64),复发率为7.81%(5/64)。1例术中出血较多,约150 ml,予缝合止血,术后予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术后出现6例大量出血,急诊就医后予阴道纱布压迫后好转;远期(2年)生存质量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是1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CIN的方法,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在治疗的同时有诊断的作用,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并予以阻断,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对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与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27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两组病例各期增强CT值,利用公式灌注值P=CT静脉期-CT平扫期、廓清值C=CT静脉期-CT延迟期、绝对廓清灌注指数APC=(C/P)×100%及相对廓清灌注指数RAPC=(C/CT静脉期)×100%得到相关参数,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鉴别两者的最佳价值。结果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直径较结节样增生更大;肾上腺乏脂肪腺瘤病灶各期CT值均明显高于结节样增生,且两者灌注值P、廓清值C、APC及RAPC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灶位置、对侧肾上腺萎缩及动脉期CT值对鉴别两者无显著意义。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肾上腺乏脂肪腺瘤和肾上腺结节样增生。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研究探讨血管内水解可脱卸弹簧圈结合球囊封堵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操作要点,适应症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本组共10例患者采用水解可脱卸弹簧圈结合封堵球囊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直径在5mm-10mm。先用大弹簧圈使其在瘤内成篮,然后再用小弹簧圈进行填塞,根据瘤体的大小,可用数个由大到小的水解可脱弹簧圈直至把瘤体腔填塞完全,结果:10例颅内动脉瘤获得完全致密栓塞均获得成功,术后不定期随访,载瘤动脉保持通畅,无再出血及脑缺血性事件发生,动脉瘤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水解可脱卸弹簧圈结合球囊封堵法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良好,是首选的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完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病历摘要 男47岁。患者于2年前外伤致右肱骨上端外科颈完全性骨折,住院治疗,开始手法复位不能完全复回原位后用手术开放复位及钢板螺丝钉内固定5个月后骨折愈合.再次住院手术拔钉。7天后出院,半年后感左肩背出现红肿热痛。并可扪及10cm大小包块。局部压痛明显。后来医院复查。  相似文献   
48.
胃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是一种较少见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1]。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9例GST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43~70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胀痛、乏力和纳差9例,恶心呕吐5例,黑便3例,消瘦、便秘2例,胃手术史1例。病程1~6个月。查体腹部触及包块6例。1.2方法9例行B超检查,8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6例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手术9例均行光…  相似文献   
49.
患者,女,17岁。偶然发现左上腹肿块10余天入院。无恶心、呕吐。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未及肿大淋巴结,左上腹扪及一包块,大小约10·5 cm×10·0 cm,边界清晰,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胰尾见一9·5 cm×8·6 cm肿物,呈囊实性,回声不均匀,边界清晰。CT示:胰尾见一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大小约8·9 cm×8·5 cm,边界清晰,壁厚薄不均,见多个壁结节(图1),肝内胆管及胰管未见扩张,左肾受压。增强后壁结节呈明显强化,肿瘤胰腺交界处呈杯口状改变(图2)。CT诊断:胰尾良性占位。手术所见:胰尾扪及一肿物,大小约9·6 cm×8·8…  相似文献   
50.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较少见,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外科手术修补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院自1988年12月~2002年6月共收治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16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而手术后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术后监护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0~50岁。16例均有短期内突发性心慌、气短病史。检查:心前区扪及范围较弥散的连续性震颤;胸骨左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