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32篇
  免费   1182篇
  国内免费   44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96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860篇
口腔科学   97篇
临床医学   3014篇
内科学   375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9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937篇
综合类   7797篇
预防医学   226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785篇
  103篇
中国医学   2478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786篇
  2022年   823篇
  2021年   1085篇
  2020年   1171篇
  2019年   953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704篇
  2016年   845篇
  2015年   928篇
  2014年   1576篇
  2013年   1482篇
  2012年   1745篇
  2011年   1757篇
  2010年   1574篇
  2009年   1455篇
  2008年   1366篇
  2007年   1241篇
  2006年   1088篇
  2005年   944篇
  2004年   833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后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临床病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72例新鲜胫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对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原因。结果胫骨中段骨折39例,其中延迟愈合6例,不愈合2例;胫骨下段骨折33例,延迟愈合7例,不愈合6例。结论胫骨干中下段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虽可解剖复位,但对骨折端血循环破坏严重,是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1999年7月~2003年12月用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15~62岁,平均45.3岁;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33例;参照Ruedi+Allgower骨折分型方法,Ⅰ型15例、Ⅱ型18例、Ⅲ型9例。[结果]4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28个月(14~60个月);骨折愈合11~26周,平均16周。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伤口浅表感染6例,深部感染2例,踝关节严重创伤性关节炎2例,踝关节强直1例。踝关节功能根据Bourne标准,优19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三叶草钢板治疗Pilon骨折疗效显著,但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在临床使用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3.
游离腓骨皮瓣移植Ⅰ期修复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皮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Ⅰ期修复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皮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6例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皮缺损患者,在行病灶清除的基础上行游离腓骨皮瓣移植,Ⅰ期修复骨皮缺损。[结果]经术后6—60个月的随访,皮瓣全部成活,发生静脉危象6例,再次吻合成功;伤口Ⅰ期愈合140例,Ⅱ期愈合13例,遗留窦道3例;骨髓炎复发2例。移植腓骨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2个月。[结论]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皮缺损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Ⅰ期修复。但是在感染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44.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药物研究综合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就我国加入WTO的逐步深入,医药领域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讨论如何坚持改革创新、强调制度化管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研基础设施与技术平台建设,增加对重点、关键研究阶段的科研投入,提高药物研究所综合实力的管理工作,实现药物研究所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撬拨复位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方法]2002年2月-2004年4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空心螺钉治疗Pilon骨折9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12.6个月。采用Teeny&Wiss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法,术后评分80—96分,平均88分。优秀3例,良好5例,一般1例。[结论]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超踝关节可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空心螺钉治疗Pilon骨折能更好的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踝关节的早期活动,可防止踝关节退行性变、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僵硬的发生,可避免伤口并发症和骨不连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6.
吴疆  陈新 《天津医药》2006,34(11):814-815
Pilon骨折发生率较低,约占胫骨骨折的7%-10%。其发生机制、骨科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均有独到之处。为此,笔者将1995年-1999年间用不同方法治疗的33例Pilon骨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MATTHEW  B.  COLLIER  C.  ANDERSON  ENGH  JR.  JAMES  P.  MCAULEY  STUART  D.  GINN  GERARD  A.  ENGH  蔡迅梓 《骨科动态》2006,2(2):93-99
背景:从关节和胫骨假体聚乙烯衬垫后表面转移磨损碎屑,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主要原因。全膝人工关节假体设计随时问而发生变化,例如对胫骨盘近端表面的粗糙度和聚乙烯衬垫的灭菌方法。我们假设胫骨盘表面抛光和采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之外的其他方法对衬垫灭菌,可降低骨溶解的发生率。方法:从1987年至1998年,我们采用后十字韧带保留型的解剖型组配式全膝人工关节假体系列。对300名患者施行36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5至10年,对这些患者的膝关节摄正、侧位X线片。由两位关节置换专家对X线片上的骨溶解状况进行单独评定(骨溶解的界定标准为假体周围存在边缘清晰的非线性松质骨丢失区)。结果:在粗糙表面的胫骨盘的242例膝关节中,使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灭菌的衬垫固定,有34%(82例)骨溶解阳性。用惰性气体中γ射线照射或没有照射的衬垫与抛光表面连接的98例膝关节中,有9%(9例)骨溶解阳性。骨溶解与六项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为:一项与患者(男性)相关、一项与胫骨盘(近端表面抛光)相关、三项与聚乙烯衬垫(加工的原材料、灭菌方法及存放时间)相关及一项与手术技术(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间的过伸)相关。结论:在这类假体设计中,胫骨盘近端表面采用抛光及衬垫采用更为先进的灭菌方法(不用空气中γ射线照射灭菌)能显著减少骨溶解的发生率,但不能避免骨溶解。  相似文献   
48.
MRI和X线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平台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骨折之一.骨折涉及关节面.对关节功能影响大.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膝关节僵直、骨性关节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并发症。凭普通X线有时不能准确、全面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塌陷、移位情况,同时难以显示关节面软骨、半月板、韧带的损伤。这些损伤处理与否和处理时机的选择.对膝关节恢复的好坏有重要影响。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能有效显示骨、关节的解剖和病理变化.在骨、关节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66例胫骨平台的MRI和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者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9.
Pilon骨折是指由轴向负荷力而引起胫骨下1/3骨折波及关节面.通常由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引起.多涉及内外踝、前后踝、胫骨远干骺端,骨折常发生嵌插、压缩及粉碎.多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最早由法国放射科医生Destot命名.Ruedi—Allgower分型为3型。Ⅰ型:无移位的裂隙骨折;Ⅱ型:有移位并造成关节面不平整的线形骨折:Ⅲ型:有移位的骨折并伴有干骺端压缩或关节面不平粉碎骨折.Pilon骨折处理相对复杂.切复内固定并发征较多。本院于1996年10月至2005年2月.在收治的Pilon骨折病例中有27例应用微创技术治疗.经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2-6岁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经3-10年的随访愈合较好。本术式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较好方法,有效防止了肢体病残的发生,年龄较大患儿需结合其他方法矫正畸形,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