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7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539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175篇
  3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胆脂瘤型中耳炎行乳交根治术为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此清除病灶及避免颅内并发症的发生。4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乳突根治术的基础上开展并不断完善了鼓室成形术,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恢复中耳正常的解剖结构,使听力最大程度的提高,达到干耳的目的。lop年吕月以来,我科有选择地对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例在行乳突根治术的同期行鼓室成形术共6例,效果良好。现把病例的选择及手术体会介绍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7-42岁,病程10-25年。5例为鼓膜松弛部穿孔,l例为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术前骨导…  相似文献   
22.
23.
汪成章 《安徽医学》1998,19(6):70-70
<正>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常见病。本文报告1978年至1996年间52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干耳及鼓室成形等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6~65岁,病程最长50年,最短6个月,检查鼓膜松弛部穿孔15例,占28.8%;等张部大穿孔及后边缘性穿孔 35例,占67.3%;等张部中央穿孔2例,占4%;因肉芽堵塞或外耳道后壁下塌引起看不清鼓膜10例,颅内合并症2例  相似文献   
24.
胆脂瘤型中耳炎100例采用乳突根治术治疗88例,乳突改良根治术12例,结果因并发脑膜炎、脑脓肿、脑疝死亡1例,本组病程6-20年57例。颅内、颅外并发症分别为12例和24例,本病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以防颅脑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5.
司建设  任芙鞭 《人民军医》1998,41(7):419-420
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易破坏骨质,并发症严重,X线诊断与手术符合率仅为57%,约1/3误诊。为提高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降低并发症,现将经X线和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40例(46耳),男18例,女22例;年龄16~60岁,平均25.6岁,30岁以下占94%。均有慢性中耳炎及外耳道溢液和听力减退、鼓膜穿孔史,外耳道溢血3例(4耳)。伴有外耳道肉芽肿4例(4耳),鼓室内肉芽肿3例(3耳),耳痛7例(9耳),耳后瘘管2例,耳后脓肿1例,面神经麻痹1例。1.2 手术结果 胆脂瘤0.8~3.0cm,平均1.4cm。左侧26例(29耳),右侧14例(17耳),其中包…  相似文献   
26.
中耳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耳不同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中耳良性及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总结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1)胆脂瘤:肿物多为单发,中心多位于上鼓室或鼓窦入口区,常破坏鼓室盾板,骨破坏区边缘多清晰硬化,常见听小骨受压移位表现。(2)炎性肉芽肿:肿物呈多发结节状或斑片状,病灶常相连并紧贴鼓室或鼓窦壁附壁分布伴边缘清楚的骨破坏。(3)中耳癌:肿物及骨破坏区形态极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可累及中耳结构以外的骨结构;骨破坏区达乳突或岩骨边缘者,CT横断层面示乳突或岩骨边缘骨壁呈“多点中断”表现。结论:听小骨移位及鼓室盾板骨破坏为诊断胆脂瘤最可靠和重要的依据;骨破坏区边缘模糊,乳突或岩骨边缘骨壁呈“多点中断”表现为中耳癌的特征性CT征象。  相似文献   
27.
外耳道胆脂瘤 78例中 ,男 2 9例 ,女 49例 ,14~ 78岁 ,平均 38 5岁。 6 7例首次就诊时否认有化脓性中耳炎史 ,11例就诊前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史 ,清理后见鼓膜完整 ,故支持外耳道胆脂瘤的诊断。X线乳突片示 ,除 4例病变侵及乳突致骨质破坏外 ,余未见异常。侵及乳突的 4例行单纯乳突凿开或根治术 ,余 6 9例在门诊一次或分次行清理术 ,经随访 0 5年 ,7例复发 ,可能与首次治疗不彻底有关。讨 论 外耳道胆脂瘤病变轻者可在无麻或局麻下行耳道清理术 ,病变范围广 ,破坏明显者可分次清理 ,但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局部炎症明显者可先控制炎症。本…  相似文献   
28.
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分型与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手术疗效。方法;根据36例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胆脂瘤对外耳道破坏的程度进行临床分型;Ⅰ型为外耳道肉芽型,耳道骨持破坏;Ⅱ型为外耳道狭窄骨质破坏型;Ⅲ型外耳道胆脂瘤已侵蚀上鼓室或乳突形成中耳胆脂瘤。结果:36耳随访半年以上33耳,30耳外耳道皮肤完整,2耳术后8周耳道出现瘢痕性狭窄,经治疗耳道上皮愈合无再狭窄。1耳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多年仍有间歇性耳溢,3耳失访。结论:儿童外耳道胆脂瘤的突出表现是外耳道有肉芽。显微镜下手术有助于识别病变破坏的轮廓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恰当磨宽骨性耳道口部,磨光耳道骨质破坏区的骨壁,耳道皮肤缺损区移植皮片,可防止后期耳道瘢痕性狭窄及胆脂瘤复发。耳道填塞碘仿纱条不得少于4周,每周更换1次,直到耳道上皮愈合为止。Ⅲ型外耳道胆脂瘤应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由于儿童外耳道胆脂瘤更具侵蚀性,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更大,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胆脂瘤上皮和10例耳后皮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和B-celllymphoma/leukemia-2gene(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胆脂瘤上皮的PCNA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皮肤,且胆脂瘤上皮的PCNA指数与其破坏能力有相关性;而Bcl-2无表达.提示①PCNA可作为评价胆脂瘤破坏力的一指标;②胆脂瘤虽然表现出很强的增殖能力,但没有促其恶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
后鼓室切开术临床应用2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雷汉飞 《微创医学》2001,20(3):284-285
目的分析后鼓室切开术274例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完整的274例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29例,单道电子耳蜗植入126例,分泌性中耳炎14例,面神经减压术5例。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后听力提高>10dB者102例;电子耳蜗植入位置正常,获背景声120例;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提高>10dB者11例;面神经减压术5例,面神经功能全部恢复。274例中手术后发生鼓膜内陷袋32例;11例手术证实胆脂瘤形成。结论经后鼓室切开进行面神经手术,单导电子耳蜗植入术,有利于保存中耳功能,不损坏鼓膜和外耳道后壁;实行乳突切除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可靠;但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手术适应证应掌握适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