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62篇
  免费   3682篇
  国内免费   3024篇
耳鼻咽喉   156篇
儿科学   380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1651篇
口腔科学   235篇
临床医学   9321篇
内科学   9103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2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8篇
外科学   7509篇
综合类   23413篇
预防医学   378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8587篇
  92篇
中国医学   11901篇
肿瘤学   6597篇
  2024年   367篇
  2023年   1408篇
  2022年   1219篇
  2021年   1604篇
  2020年   1575篇
  2019年   1702篇
  2018年   797篇
  2017年   1546篇
  2016年   1728篇
  2015年   1971篇
  2014年   3709篇
  2013年   3605篇
  2012年   4556篇
  2011年   4611篇
  2010年   4584篇
  2009年   4375篇
  2008年   4595篇
  2007年   4327篇
  2006年   4168篇
  2005年   3783篇
  2004年   3258篇
  2003年   2967篇
  2002年   2853篇
  2001年   2721篇
  2000年   2614篇
  1999年   2105篇
  1998年   2248篇
  1997年   2080篇
  1996年   1727篇
  1995年   1590篇
  1994年   1331篇
  1993年   1002篇
  1992年   765篇
  1991年   645篇
  1990年   512篇
  1989年   426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因“意外”发现幽门螺杆菌(Hp)和该菌在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中的作用,而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Lang,2005)。这项研究始于1982年,当年Marshall仅31岁。最初的研究成果仅以来信的形式于1983年发表在Lancet杂志上,而此前投寄澳大利亚胃肠病学会的论文摘要则被拒用。这一研究结果起初曾遭到怀疑和嘲笑,为此Marshall自己吞服Hp进行实验(当时未能建立动物模型),证实该菌感染可引起胃炎,为他们的发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随着国际上更多研究者的加入,不但他们的发现得到充分证实,而且相关知识得到很大拓展。Hp的发现及其在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病中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背景与研究目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一个主要并发症,与6周内20%的死亡率有关。目前国际指南推荐肝硬化患应常规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EGD)来筛查是否有食管静脉曲张。新近出现的食管胶囊内镜在对胃食管反流和Barrett食管的研究中已经显示出准确的诊断效应。该研究比较胶囊内镜和EGD对肝硬化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检出率。患与方法:在3个中心进行了先导试验。有进行EGD临床指征的肝硬化患,在EGD检查后48h内用胶囊内镜来筛查或监视食管静脉曲张。研究采用盲法,即由1名事先不知道患病史和EGD检查结果的研究评估胶囊视频成像。结果:在32例纳入的患中,EGD和胶囊内镜检查发现有食管静脉曲张23例患。有1例患经胶囊内镜发现有轻度静脉曲张,但EGD未检出。胶囊内镜和EGD诊断食管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总体一致性分别为96.9%和90.6%。没有与胶囊内镜相关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93.
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已不能切除的胃远端晚期癌发生幽门梗阻的病人18例,行胃癌旷置、胃空肠Braun法吻合术,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细胞胀亡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大肠癌中肿瘤细胞胀亡的存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胃癌、大肠癌中肿瘤细胞的胀亡情况。结果(1)在胃癌、大肠癌中分别检测到了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其胀亡指数分别为(2.6±0.9)和(2.3±0.8);(2)胀亡指数在胃癌、大肠癌中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部位、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存在胀亡细胞,且其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95.
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在肝病基础上的胃肠改变,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充血性胃病、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肝源性溃疡等所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由于肝病本身的原因,常合并肝昏迷、黄疸、感染、肝肾综合征以及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和DIC等并发症,因此,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较非肝病出血者高,从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比较特殊。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治疗观察和护理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王际长 《四川医学》2006,27(9):981-981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认识,减少误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方法对42例非典型GERD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42例患者,误诊时间4个月至9年。误诊为咽喉炎16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支气管哮喘11例。结论降低对非典型GERD误诊,关键是提高对GERD认识,凡是经五官、呼吸科正规治疗无效患者应考虑GERD,并作相应胃镜及食管pH检测以确诊。  相似文献   
97.
王润生 《河南中医》2006,26(10):71-71
胃下垂是一种慢性疾病,所指胃全部(包括大弯和小弯)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的位置。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1988~2005年,笔者运用按摩手法治疗胃下垂30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4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5 a。临  相似文献   
98.
P27kipl 在胃癌与癌旁粘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7kipl在胃癌及癌旁粘膜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了P27kipl在75例胃癌及癌旁粘膜中的表达,结果:P27kipl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3%,在癌旁粘膜中随着不典型增生级数增高其表达强度明显减弱。P27kipl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分化程度(P<0.05)及临床病理分期(P<0.05)显相关,而与肿瘤大小、部位无关。结论P27kipl有癌中的低表达反映了其恶性进展,是一个有价值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胃十二指肠疾病共236例,包括慢性胃炎11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5例,胃溃疡25例,复合性溃疡8例,残胃炎4例。分别观察上腹疼痛、饱胀、反酸、恶心、暖气发生率。按不同病种选用铋剂、促胃肠动力药物、抗酸剂、H2RA或PPI 阿莫西林、甲硝唑4周(根除H Pylori治疗者2周),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按以下标准分级:O级 5种症状消失;1级有1~2种症状,但不影响饮食,也不需服药;2级 有3种以上症状,影响饮食睡眠,需服药;3级 症状持续存在,服药、调节饮食后无效。结果 0级改善率慢性胃炎74.4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2,35%;胃溃疡64%;复合性溃疡25%,残胃炎0。结论 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解除、改善其上消化道症状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0.
皮革胃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志刚  张延伟 《上海医学》1997,20(8):478-4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