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9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0篇
内科学   3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97篇
综合类   850篇
预防医学   26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6篇
  7篇
中国医学   29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利用检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的踝/肱指数对其下肢缺血程度进行评估。方法:采用以色列Flo-link 500T血管多普勒诊断仪对我院50例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进行了分组踝/肱指数的检测。结果:踝/肱指数在0.5—0.9之间,常提示下肢动脉或近端有单水平阻塞;踝/肱指数在0.45以下常提示患下肢缺血程度严重,为坏疽前期静息痛表现;踝/肱指数在0.30以下多伴有缺血性溃癌或坏死。结论:踝/肱指数的检测可以反映下肢缺血程度,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判断愈后及疗效,其无创性、可重复性、价格低康,更易被患接受。  相似文献   
42.
43.
44.
旋磁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吴冰洁曹治寰附属二院康复科(050000)关键词肱骨;疾病;磁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0例,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33~60岁;病程1周~6个月,均表现为患侧肘关节外侧疼痛,并向前臂伸侧放射。局部压痛,前臂伸肌腱牵拉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体质量指数及体脂分布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变化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住院的体质量指数或体脂分布异常的初诊高血压患者176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名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受试者的体重、身高、体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等指标和血浆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红细胞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采用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血管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体质量指数或体脂分布异常组及体质量指数合并体脂分布异常组患者的MDA水平升高,TAOC、GSH和SOD水平下降,同时baPWV升高(均P<0.05);与单纯体质量指数或体脂分布异常组比较,体质量指数合并体脂分布异常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DA、TAOC、GSH和SOD是血管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体质量指数或体脂分布异常患者血管功能存在受损,其机制可...  相似文献   
46.
肱骨近端骨折指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上端等解剖结构的骨折。骨折的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5%~5%。大多数骨折发生于老年患者及骨质疏松患者。大部分骨折(约占75%)属轻度移位,采用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于严重移位、复杂的近端骨折的治疗还是较为棘手,目前临床研究有较多争议,本文复习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7.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至今尚未找到其致病基因。大部分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和4q35区域3.3-kb的串联重复序列Z4D4的整倍缺失紧密连锁,几乎所有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Southern杂交片段小于35 kb(少于11个D4Z4重复序列),而正常人群该片段为350 kb(11-150个D4Z4重复序列)。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在4q35区域内,排除了FRG1、FRG2、ALP、ANT1、DUX4、YY I、HMGB2及Nu-c lolin等几个可能的候选基因;有关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发病机制的位置变异效应假说,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另一假说认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4Z4区域内类似沉默子的序列与转录抑制复合物相结合,由于D4Z4的缺失,该复合物不能形成并导致D4Z4上游基因的过表达,有关基因的过表达通过某种不明机制导致FSHD疾病的发生;D4Z4的缺失使4qter在细胞核内的定位异常,使许多基因的表达不正常,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最终导致FSHD疾病的发生,也是FSHD发病的可能性机制之一。FSHD的发病相关基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48.
我们于上肢解剖过程中发现其左侧肱动脉发生罕见变异,此种变异未见文献报道,现将观测结果报道如下。男尸,身长175cm,年龄、死因不详。左侧肱动脉续于腋动脉,起始处外径4·1mm,发出肱深动脉。本干于肱二头肌内侧沟伴正中神经下行,约1cm后发出尺侧上副动脉,于三角肌止点附近发1横  相似文献   
49.
刘衡  甄平 《解剖与临床》1998,3(1):13-14
目的:为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合并不同类型肱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交区克氏针固定骨折,应用机械扩张、血管探查、修补、吻合等措施修复肱动脉。结果:16例于术中探查肱动脉,有断裂伤、刺破伤及顽固性痉挛,均采用手术治疗,使前臂血运得到恢复,骨折得到固定。本组除1例因伤后24小时入院出现前臂缺血性肌挛维、1例因严重粉碎性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中度受限外,14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肱骨髁上骨折台井脏动脉损伤的后果严重,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有效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0.
本文报道用激光对100例成人肱骨头进行两维平面测量,即正位、侧位、左、右45°斜位肱骨头的半径、关节面高度、张角及表面面积等。其结果为:1.肱骨头关节面的张角平均为144.48±11.93°。2.肱骨头半径及高度分别为2.15±0.16 cm、1.56±0.24 cm。肱骨头关节面高度占近似球体直径的36.05%。3.肱骨头关节面的表面积为21.02±4.03 cm~2。4.激光测量比接触测量客观、准确,可以重复并易取得统一标准,为骨胳测量提供一种较好方法。根据所测肱骨头半径与关节面张角,即能绘出肱骨头关节面的图形,计算出关节面曲率。本文对设计、制造肱骨头提供了国人数据,也可为肱骨头生物力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