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78篇
  免费   1320篇
  国内免费   579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415篇
妇产科学   224篇
基础医学   596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1895篇
内科学   2602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129篇
特种医学   4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0篇
外科学   799篇
综合类   5393篇
预防医学   546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977篇
  31篇
中国医学   2092篇
肿瘤学   130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730篇
  2022年   637篇
  2021年   709篇
  2020年   643篇
  2019年   641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84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1087篇
  2013年   1177篇
  2012年   1337篇
  2011年   1443篇
  2010年   1310篇
  2009年   1125篇
  2008年   1475篇
  2007年   1217篇
  2006年   1022篇
  2005年   985篇
  2004年   1034篇
  2003年   906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20-24
目的研究肥胖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我院就诊的肥胖患儿85例为观察组,128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维生素D、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后观察组按维生素D水平分为缺乏组和不足组,观察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儿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胰岛素敏感指数、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循环内皮细胞微粒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微循环内皮细胞微粒、TC、TG、LDL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一氧化氮、HDL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不足患儿胰岛素抵抗指数、循环内皮细胞微粒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缺乏组上述指标均低于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不足患儿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缺乏组低于不足组,三组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究慢性和急性游泳运动对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和高脂组(90只,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从高脂组中筛选出体重上游1/3大鼠(30只)并随机分为3组:高脂安静组、高脂慢性运动组和高脂急性运动组,每组10只,高脂饲料再喂养8周,并根据运动方案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继续喂食普通饲料8周。运动干预后,取内脏脂肪组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EK和ERK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慢性运动干预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大鼠的体重、内脏脂肪质量和脂体比(P<0.01),急性运动对大鼠体重、内脏脂肪质量和脂体比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运动干预均显著改善了机体胰岛素敏感性(P<0.05),降低了脂肪组织MEK和ERK1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运动改善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抑制脂肪组织中MEK和ERK1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肥胖小鼠ALT、AST、FFA及光镜下病理组织学改变,并与壳脂胶囊治疗组比较,观察其疗效。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疏肝降脂方高、中、低剂量组、壳脂胶囊对照组和空白组。采用饲养高脂饲料及皮下注射5%CCl4复制NAFLD肥胖小鼠模型,分别以相应药物灌胃6周,检测血清中ALT、AST及FFA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脂肪变程度。结果:①各个用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各浓度组较壳脂胶囊组血清ALT、A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高、中剂量组相比模型组FFA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与壳脂胶囊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改善FFA,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光镜可见:各用药组光镜下病理组织改变均较模型组明显,以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减轻较明显。结论:健脾疏肝降脂方能有效降低NAFLD肥胖小鼠的肝功能、其与浓度无关; 可以降低FFA及改善光镜下肝脏的脂肪变,其有效程度与浓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肥胖对动脉粥样硬化(AS)及对降脂疗法效果有什么影响还不清楚。加强降脂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研究(REVERSAL)分析体重指数(BMI)对在中等强度与强度降脂疗法过程中血脂、C-反应蛋白(CRP)、斑块(血管内超声测定)的影响,发现虽然BMI高的病人常伴有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甘油三酯(TG)与高CRP,但对斑块多少、大小无明显影响。强度降脂疗法时,高BMI的人,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的血压情况以及儿童肥胖症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495名7—13岁学生的体检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肥胖儿童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男女肥胖儿童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指数、皮脂厚度、肥胖度与血压均有显著相关性(P〈0.001),。在0.3~0.5范围,为低、中度正相关,收缩压相关性高于舒张压,女性高于男性。结论肥胖儿童血压虽在正常范围,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且肥胖越严重儿童血压值越高,提示预防成年人高血压应从预防儿童肥胖抓起。  相似文献   
26.
运动锻炼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机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孙月芬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79-2579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对人类健康与寿命影响最大的慢性病之一,所以,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对CHD康复的研究。运动锻炼可以阻断CHD的危险因子,如:控制高血压;降低血脂、调整血脂紊乱;降低体质量;降低血糖;保护免疫功能;增加血液纤溶系统活性: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调节以及对心脏、冠状动脉的直接作用等,起到促进对CHD治疗康复作用。运动锻炼中要特别注意:根据运动处方、适当监护、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以确保运动锻炼的安全.  相似文献   
27.
1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定义 目前对于代谢综合征尚无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和定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许多人往往同时存在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糖,这些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很高.1998年,Reaven对此提出了“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者冠以“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相似文献   
28.
近来,在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的统计数据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血脂异常现象涵盖各年龄组.男性、女性等各个群体,在这些血脂异常者中,肥胖人群比例更高。在对血脂异常增高的态度上也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无所谓.另一种则是惴惴不安。究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对什么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的各项指标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以及血脂异常将对人体造成那些危害.对生命的危害程度等不甚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29.
孙洪文  秦红 《医药世界》2006,(11):84-86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青少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症的现状。方法在全区所有中小学中随机抽取326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了血糖、血脂、血压、身高和体重等。结果血糖高危人群检出率为3.8%(男5.0%,女2.7%),性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血糖高危人群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异常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0.7%(男1.8%,女19.7%),性别差异非常显著(P〈0.01),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血脂异常高危人群检出率也有显著差异(P〈0.01);血压高危人群检出率为7.9%(男8.6%,女7.3%),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血压高危人群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重高危人群检出率为7.6%(男8.7%,女6.5%),性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超重高危人群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肥胖高危人群检出率为5.0%(男5.8%,女4.2%),性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肥胖高危人数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紊乱症高危人群检出率与肥胖高危人群检出率呈相关性(P〈0.05),超重高危人群检出率与肥胖高危人群检出率与肥胖高危人群检出率呈密切相关(P〈0.01)。结论调查显示,超重和肥胖高危人群检出率远低于北京城区水平,儿童期干预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30.
覃保瑜  刘红 《广西医学》2006,28(12):1907-1908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罗格列酮组(R组)和对照组(C组)。C组单用胰岛素治疗并调整用量,R组加用罗格列酮4mg/d,随访12周,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R组血糖水平从第2周起下降明显,至第8~12周下降幅度最大,有19例达到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的良好控制目标;从第2周开始,R组胰岛素用量也渐减少,至第12周时,R组胰岛素用量较基础值减少(7·7±4·4)U;而C组胰岛素用量平均增加(9·1±5·2)U。治疗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的低血糖及水肿。结论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确实有效控制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