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2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436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04篇
综合类   1164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2篇
  15篇
中国医学   95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溃疡散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肛瘘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患者进行肛瘘挂线手术后,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换药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由寒水石、银朱、朱砂、石决明、雄黄、冰片、人工麝香等中药制成的溃疡散,对患者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4周。对比2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程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术后创面均有愈合,试验组总愈合程度达88.9%,对照组总愈合程度达63.9%,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瘘挂线术后的创面,溃疡散能起到有效的愈合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复方龙血竭胶囊内服外敷促进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应用凡士林油治疗,观察组应用复方龙血竭胶囊内服外敷,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创面愈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复方龙血竭胶囊内服外敷能够有效缓解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肛瘘切开术后的疼痛反应,促进创面水肿消退,提高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CT瘘管造影在复杂性肛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64排CT瘘管造影检查,CT图像进行三维表面重建(3D-SSD)处理.并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CT瘘管造影及其后处理影像可以清晰显示复杂肛瘘瘘管的分支系统.在其指导下行肛瘘根治术的患者,经过至少1年随访,治愈率100%.结论 CT瘘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指导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手术治疗,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诊断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复发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50例复杂性肛瘘中17例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口遗漏和处理不当、挂线方法不正确、支管遗漏和引流不畅为主要复发原因。结论:复杂性肛瘘手术后成功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5.
为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手术方法,将高位复杂性肛瘘43例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挂旷切除缝合术,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开放引流法。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75%(P〈0.01),治疗组疗程短,后遗症少。结果表明,挂旷切除缝合法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患者男.34岁。因肛门肿痛.溃破流脓反复发作30年入院。患行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肿痛,无发热。无明显恶心、呕吐、乏力等令身症状,5d后肌旁肿痛处溃破,流出黄稠液体.疼痛减轻,未治疗。  相似文献   
997.
我院将龙珠软膏用于痔瘘患者术后换药,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50例术后采用龙珠软膏换药(治疗组),30例术后常规换药(对照组)。治疗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1~62岁,平均45岁;痔外切内扎者30例,肛瘘切除者2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8岁,平均47岁;痔外切内扎者19例,肛瘘切除者11例。  相似文献   
998.
敛痔散是我科自制的中药外用制剂,历史悠久。我科于2009年1月~2011年6月间,采用敛痔散治疗60例低位肛瘘术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住院患者,男46例,女14例;年龄23岁~74岁,平均41.3岁。2治疗方法2.1低位肛瘘切除术在骶管阻滞麻醉下,患者取双膝前屈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瘘道同步愈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肛门括约肌节制功能、并发症、后遗症、肛门瘢痕大小等进行临床评价.方法: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观察病例200例,其中治疗组150例,采用瘘道同步愈合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8.67%,一次性治愈率为94.67%;对照组治愈率为80.0...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藻酸盐敷料结合微波辐射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藻酸盐敷料结合微波辐射,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观察两组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程度、渗液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创面疼痛轻、渗液量少、愈合快(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结合微波辐射能减轻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减少渗液量,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