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01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491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475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495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4573篇
内科学   1340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680篇
特种医学   4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758篇
综合类   6571篇
预防医学   2603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3163篇
  67篇
中国医学   1570篇
肿瘤学   26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554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620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654篇
  2015年   798篇
  2014年   1524篇
  2013年   1401篇
  2012年   1575篇
  2011年   1706篇
  2010年   1501篇
  2009年   1354篇
  2008年   1538篇
  2007年   1410篇
  2006年   1262篇
  2005年   1396篇
  2004年   991篇
  2003年   847篇
  2002年   674篇
  2001年   500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目的:建立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肘关节后脱位在关节稳定性方面的影响进行数字化研究。方法:建立正常肘关节-前臂(IEJF)有限元模型与尺骨冠状突骨折肘关节-前臂(FUCF)有限元模型。采用压缩、屈曲两组生理荷载(每组3种幅值),进行计算、验证和应力分析。结果:建立了结构完整的IEJF与FUCF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情况与临床实际符合。计算得出FUCF有限元模型较IEJF有限元模型桡骨头出现了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不同压缩荷载作用下的肘关节纵向压缩位移与不同屈曲力矩导致的屈曲角都有所增加。结论:尺骨冠状突骨折及肘关节后脱位对肘关节-前臂纵向不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所构建的肘关节-前臂有限元模型对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稳定性评估研究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分析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或后内侧脱位的损伤机制,并探讨其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4例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或后内侧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13~32岁,平均20.7岁。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脱位2例,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冠突前内侧面骨折合并肘关节后内侧半脱位2例。3例新鲜骨折合并脱位患者先闭合复位,然后2例予以张力带固定,1例予以张力带结合Acumed冠突解剖钢板固定;1例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患者先用螺钉固定冠突,再清除肱骨硬化骨块,最后修复外侧副韧带并添加铰链外固定架。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周围神经损伤等早期并发症。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20.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70~90 d,平均79.5 d。术后6个月,1例右肘关节后方可见异位骨化形成,患者ALP检测水平正常(67 U/L),拆除张力带清除异位骨化并行肘关节松解;其余患者均无异位骨化形成。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评分为85~100分,平均92.5分,优良率为100%。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0°~135°、伸直活动度为10°~20°,旋前、旋后活动度均为75°~85°。结论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合并肘关节内侧或后内侧脱位可能为单纯内翻应力所致,如果伴冠突前内侧面骨折,则可能为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所致,与Osborne-Cotterill损伤机制相反。对于新鲜肱骨小头背侧撕脱性骨折可采用张力带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4.
韧带损伤致关节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上关节(尤其是踝、膝、肘关节等部位)周围韧带损伤较为常见,由于人体关节的解剖特性,关节韧带损伤后常导致关节活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引发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我科针对该类患者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我院2003—09-2006—11共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25例,术后均采用连续被动运动(CPM)进行功能锻炼,达到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14例膝关节强直患者于松解术后第2天至第10天应用持续被动关节活动器(CPM)和微波治疗,每日二次,每次1小时。10例对照,只用微波治疗。结果显示:切口拆线时CPM治疗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为67.4±9.6,显著大于对照组48.3±12.1(P<0.01),住院天数、患膝关节水肿消除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但无统计差异,CPM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切口延期愈合,且疼痛感比对照组轻。  相似文献   
997.
刘忠鑫  陈东风 《新医学》2005,36(11):621-622
1病历摘要患者,女,53岁。因腹泻2年,发现右下腹包块8个月于2003-08-09入本院。患者于2001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为黄色稀糊状或稀水便,每次量200~300g,每日3~4次,无恶臭,无黏液及脓血,无里急后重、肛门坠胀,腹泻与饮食无关,持续存在,但患者未予重视,未服用药物。起病以来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盗汗、黄疸,无阴道流血及阴道分泌物增多。其后患者于2003年1月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一固定的、约鸡蛋大小、质地中等、有压痛的包块,无进行性增大,5个月前,于外院B超检查提示结肠囊肿,钡剂灌肠检查提示“盲肠恶性肿瘤,以结肠…  相似文献   
998.
持续植物状态的中枢刺激促醒疗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随着诊疗方法、微创外科技术、重症监护及社会紧急救护系统的发展 ,降低了一些危重疾病的死亡率。但是 ,随着死亡率的降低 ,也产生了新的社会及医学问题———持续植物状态 (persis tentvegetativestate ,PVS)患者明显增多。PVS是因大脑半球严重损伤 ,皮层功能丧失而脑干相对完好 ,处于皮层下生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PVS康复治疗过程中 ,促醒、认知功能的改善是主要的康复目标之一。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维持营养、防止并发症及各种促醒技术的运用。本文就PVS的各种刺激促醒疗法综述如下。一、刺激疗法的…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劳力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症候群,如及时处理,可望病情稳定,改善预后,否则易在短期内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如何治疗这些患者,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持续灌流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CPPTCA)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