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2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8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91篇
内科学   2076篇
皮肤病学   215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科学   139篇
综合类   1753篇
预防医学   1074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698篇
  10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细菌性疾病是一种涉及众多病原菌的临床疾病,近二三十年来,不仅发现了一些新的细菌性疾病,如军菌病,莱姆菌病,巴西紫癜热等。还确认了若干曾经被认为几乎无致病作用的病原菌,如非结核分枝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的致病性,独随着细菌学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必然还会确认一些目前尚未认识的细菌性感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微卡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362-2363,2366
目的探讨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均为3PaL2AKZThV/15PaL2ZThV。治疗组在使用以上化疗方案的同时深部肌肉注射微卡菌苗,观察2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痰菌阴转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6.8%和26.7%,18个月时为93.3%和73.3%,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X线吸收率及空洞缩小、闭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微卡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3.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青  朱玲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5):345-349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诸多不足,能够对难以培养、生长缓慢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更加敏感、特异、准确、快速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评价。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几种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现状及评价。  相似文献   
24.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感染发作为主要特征。患者的病情大多进展缓慢且迁徙不愈。许多研究表明,慢支的产生不仅和呼吸系统局部防御机能降低有关,还和全身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有关。因此我们从2002年1月起采用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微卡”)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19例患者均为在本所结核呼吸专科就诊的患者。治疗组56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年龄为47~78岁,平均59·8岁,其中男性42例,女性14例…  相似文献   
25.
重组耻垢分枝杆菌-Sj26GST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研究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rMc-Sj26GST(recombinant M.smegmatis mc2155-Sj26GST)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耻垢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Mc-Sj26GST免疫雄性BALB/c小鼠,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释放NO量,小鼠血清IFN-γ、IL-2的含量,并计数小鼠肝、肺活细菌数.结果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为2.64±1.37,与Mc组(载体组)1.28±0.41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小鼠血清IFN-γ为196.43 pg*ml-1,与Mc组112.57 pg*ml-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较对照组高41%;小鼠血清中IL-2的浓度较对照组高.经rMc-Sj26GST疫苗免疫的小鼠受结核杆菌攻击后其肺、肝脏结核杆菌数较对照组少.结论耻垢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Mc-Sj26GST增强了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小鼠能抵抗结核杆菌的攻击.  相似文献   
26.
李晖  李强  钟森  任红  邓存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3):229-230,244
目的 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 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 CFU BCG免疫1次.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 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 493.340±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结论 hIL-12表达质粒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7.
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杨朝国王明谊综述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研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结核分枝杆菌染色体序列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并把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到结核病的各个研究之中,在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耐药机制研究和检测中展...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PPD-B、PPD对照皮试方法,对湖北省非典型分枝杆菌(AM)流行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1)AM感染以PPD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且PPD—B反应硬结平均直径≥9mm为标准;(2)湖北省AM感染率为3.48%;(3)AM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40~4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随后则逐渐下降;(4)农村AM感染率高于城市,说明AM感染的主要环节是环境而不是人;(5)湖北省抗酸杆菌流行状况以结核杆菌感染为主,AM感染仅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29.
自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应用乌体林斯针治疗 6 5例泛发性跖疣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观察对象 治疗组 6 5例 ,男 35例 ,女30例 ;年龄在 12~ 6 5岁 ,平均 32 .4 5岁 ;病程在 6月~ 18年 ,平均 1.5 6年 ;6 0例疣体在 5个以上 ,5例疣体在 5个以下 (均经其它方法治疗后复发 )。对照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在 13~ 5 9岁 ,平均 2 9.33岁 ;病程在 4月~ 16年 ,平均 1.4 4年 ;2 8例疣体在 5个以上 ,2例疣体在 5个以下。经统计学处理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病情等方面情况无显著差异。治疗方法 治疗组 :采用乌体…  相似文献   
30.
孟鲁司特钠和草分枝杆菌F.U.36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 (顺尔宁 )和草分枝杆菌F U 3 6(乌体林斯 )联合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非急性发作期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孟鲁司特钠和草分枝杆菌F U 3 6治疗组 (Ⅰ组 ) ,孟鲁司特钠治疗组 (Ⅱ组 )和对照组。Ⅰ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每晚 2 5mg口服 ,草分枝杆菌F U 3 6肌注 (总量 6支 ) ;Ⅱ组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 2 5mg ;对照组常规止咳、平喘及必要时抗感染治疗。三组共观察 12周 ,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均予全身糖皮质激素、β2 激动剂等强化治疗。比较各组间哮喘控制参数。结果 Ⅰ组、Ⅱ组与对照组比较 ,明显改善多项哮喘控制参数。无哮喘症状的天数 ( % )、有≥ 1次哮喘发作的病人数 ( % )、需全身糖皮质激素救急的病人数 ( % )、家长评价明显好转率 ( % )、医生评价明显好转率 ( % ) ,经统计学处理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Ⅰ组相对于Ⅱ组 ,上述各项比值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每周日间哮喘症状计分 :Ⅰ组、Ⅱ组与对照组 ,Ⅰ组与Ⅱ组相比 ,P <0 0 1。每周夜间哮喘症状计分 :Ⅰ组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Ⅱ组与对照组、Ⅰ组与Ⅱ组比较 ,P <0 0 5。结论 孟鲁司特钠和草分枝杆菌F U 3 6联合治疗婴幼儿哮喘有明显的疗效 ,对于难以掌握吸入技术的婴幼儿哮喘患儿的治疗可提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