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53篇
  免费   1955篇
  国内免费   1402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229篇
妇产科学   196篇
基础医学   743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3976篇
内科学   3944篇
皮肤病学   447篇
神经病学   627篇
特种医学   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96篇
综合类   12067篇
预防医学   2247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11556篇
  75篇
中国医学   4075篇
肿瘤学   465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720篇
  2022年   636篇
  2021年   935篇
  2020年   1020篇
  2019年   1129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1094篇
  2016年   1065篇
  2015年   1303篇
  2014年   1964篇
  2013年   2012篇
  2012年   2343篇
  2011年   2505篇
  2010年   2370篇
  2009年   2328篇
  2008年   2438篇
  2007年   2240篇
  2006年   2012篇
  2005年   1910篇
  2004年   1672篇
  2003年   1543篇
  2002年   1286篇
  2001年   1143篇
  2000年   857篇
  1999年   789篇
  1998年   639篇
  1997年   604篇
  1996年   609篇
  1995年   484篇
  1994年   431篇
  1993年   324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盐酸氢考酮PCIA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5),观察组行舒芬太尼复合盐酸氢考酮PCIA麻醉,对照组单用舒芬太尼麻醉,对2组患者麻醉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的VAS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2组患者不同时间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CD 3+、CD 4+、CD 8+、CD 4+/CD 8+、NK细胞水平分别为(38.9±5.1)、(25.4±6.2)、(23.4±4.6)、(1.0±0.5)、(14.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CD3+、CD4+/CD8+、NK细胞水平分别为(55.4±5.2)、(1.9±0.2)、(19.8±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盐酸氢考酮PCAI应用于老年肺癌根治术中,可将T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提高,使用效果显著优于舒芬太尼单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益胃汤加味对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rgren's syndrome,pSS)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患者疲劳症状及免疫学指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给予益胃汤加味方,每日1剂,2次/d;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200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疲劳症状积分、疲劳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与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Z=3. 712,P0. 05);治疗组中医疲劳积分与疲劳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IgG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5),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下降。治疗组不良反应率1. 75%(1/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49%(13/51)。结论:与硫酸羟氯喹相比,益胃汤加味方治疗pSS,可明显改善患者疲劳及总体症状,两者均可降低血清IgG,益胃汤加味方组疗效较硫酸羟氯喹更明显。两组药物对pSS患者RF水平均无明显影响。长期用药,益胃汤加味方治疗pSS较硫酸羟氯喹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出血性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出血性玻璃体混浊患者67例,共67眼,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银杏酮酯滴丸;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桃红四物汤。两组均服用30 d。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吸收时间、血液流变学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低于治疗前,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PSV、EDV高于对照组,出血吸收时间、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R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老年出血性玻璃体混浊临床疗效显著,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采用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色胺酮抗小鼠体内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色胺酮抗小鼠乳腺癌的表达蛋白,选择Ionoptics nano UPLC C18色谱柱(0.075 mm×250 mm,1.6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 700,使用MaxQuant 1.6.5.0进行数据库检索。采用Label-free高分辨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4T1乳腺癌小鼠模型组与色胺酮(100 mg·kg~(-1))口服给药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色胺酮抗乳腺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 997个蛋白质,其中有2 911个蛋白可定量。模型组与色胺酮组共75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86个蛋白上调,464个蛋白下调。基因本体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增殖、细胞迁移、凋亡、免疫、血管生成和炎症调节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蛋白主要集中于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Ras蛋白,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与色胺酮抗4T1乳腺癌作用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包括上调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泛素蛋白连接酶E3和下调蛋白CD44,70 kDa热休克蛋白1A(HSPA1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NF-κB,核糖体蛋白S6激酶α-4(RPS6KA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提示色胺酮主要通过调节肿瘤炎症微环境来达到抑制小鼠乳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刘杨  罗振亮  严福林  潘春  吕冰清  唐阿梅  杨长福 《中草药》2020,51(16):4244-4250
目的观察桑根酮C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桑根酮C(100、50 mg/kg)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小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术后第4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28d后检测小鼠呼吸功能;检测肺内羟脯氨酸含量;HE染色观察肺内炎症表现;Masson染色观察肺内胶原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肺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根酮C能够改善经博莱霉素诱导形成肺纤维化后小鼠的呼吸功能,能够明显降低肺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轻肺内炎症和胶原沉积,肺内TGF-β1、α-SMA、NF-κBp65、p-NF-κB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桑根酮C能够明显改善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改善呼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过表达和降低炎症转录因子NF-κB及磷酸化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选择胺碘酮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AMI后V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利多卡因药物治疗;观察组(41例):选择胺碘酮药物治疗;最终就两组AMI后VA患者用药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同对照组AMI后VA患者用药总有效率(70.73%)对比,观察组(97.56%)呈现出明显提升(P <0.05)。结论临床医师针对AMI后VA患者选择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得AMI后VA患者的疾病症状获得显著改善,从而提高AMI后VA患者临床疗效并且促进其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究羟甲唑啉在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20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治疗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10例,予B组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A组羟甲唑啉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相较于B组,A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 <0. 05),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 <0. 05);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 <0. 05)。结论:在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羟甲唑啉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并分析吡格列酮对X射线导致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证实L929细胞中具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采用剂量为10 Gy X射线照射L929细胞,用RT-PCR方法观察照射前与照射后0 h、2 h、7 h、24 h、48 h表达MMP-9和TIMP-1的情况。采用吡格列酮处理上述照射处理过的L929细胞,同上法观察不同时点如上两个指标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L929细胞中存在PPAR-γ的表达。L929细胞经10 Gy照射后其MMP-9表达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照射后48 h表达最高(F=4. 135,P=0. 022); TIMP-1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少,在照射后48 h表达最低(F=3. 646,P=0. 041)。上述L929细胞经吡格列酮处理后48 h其MMP-9表达降低最明显[0. 76∶0. 52 (F=3. 735,P=0. 024)],其TIMP-1表达升高最明显[0. 17∶0. 27(F=3. 908,P=0. 032)]。结论小鼠L929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出现纤维化相关因子MMP-9表达的升高和TIMP-1表达的降低。吡格列酮可使上述MMP-9高表达降低,使TIMP-1低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29.
该文观察了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T2DM)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联合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和二甲双胍2000mg/d;对照组单一服用二甲双胍2000mg/d。两组均给予苯那普利(洛汀新)10mg/d。  相似文献   
30.
郭月琴 《临床医学》2006,26(7):84-8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个急性并发症,它是因体内胰岛素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以往病死率很高。自1972年Soksen等人报告用小剂量胰岛素连续静脉滴注治疗以来,病死率大大降低。国内现多采用此法,现将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