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班缺陷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病区目前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确定真因,进行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并对改善后的效果进行确认,制定危重患者床头交班流程图,认真、规范进行交班,降低危重患者床头交班缺陷率。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科室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危重患者床头交班更加规范,调查显示:对策实施前危重患者床头交班缺陷率64%,对策实施后危重患者床头交班缺陷率28%。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危重患者床头交班缺陷率。  相似文献   
42.
<正>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由6~8名圈员组成,旨在发现工作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圈员全部参与其中解决完成这一问题[1]。2016年2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科实施QCC活动,有效降低了患者口服给药缺陷率,现报告如下。1方法1.1组圈(1)科室全体护士均可自愿参与报名,根据个人特长最终选择出8名护士成为QCC小组  相似文献   
43.
目的降低高危药物使用缺陷率,规范高危药物的使用。方法通过对重症医学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监护室住院病人的高危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的缺陷及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优化医嘱执行流程,并与改进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高危药物使用缺陷率从17.8%降至5.8%。结论基于问题现状,找出关键因素,从而优化医嘱执行流程,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护士输血缺陷发生率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成立输血护理质量改进小组,采用《输血管理制度落实检查表》收集资料,分析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最后评价效果。结果经过5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护士输血缺陷发生率由原来的57.58%降低到15.53%,护士输血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原来的56.24%提高到9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活动降低了护士输血缺陷率,保证了输血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5.
尿液分析前过程是复杂的,它开始于测试的需求,结束于标本处理[1]。重视尿液测试工作流程和强调减少分析前变异的重要性,可提高整个过程的质量、提高效率、降低的尿液监测的成本,减轻医疗保险的成本。1尿液分析的前阶段工作流程按照目前国内实验室规范化建设的程度,尿液测试分析前阶段可以分为以下6个主要的子阶段(图1)检测的申请、采集样本、样本运送到实验室、实验室接受样本、实验室为测试  相似文献   
46.
目的降低住院管道标识缺陷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对住院患者管道标识进行规范。结果住院患者管道标识缺陷率由87.50%降低到13.1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降低管道标识缺陷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外来器械缺陷率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品管圈活动用于外来器械的管理工作,针对缺陷发生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统计QCC活动实施前后缺陷率及参与活动人员各项能力变化情况,评估活动结果。结果运用QCC后,有效降低外来器械缺陷事件发生,缺陷率由每年的2.8%降低到0.7%;科室年轻护理人员在参与科室管理主动性、QCC手法的运用、团队精神、协调沟通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结论运用QCC这一管理手段于外来器械管理中,可显著降低外来器械缺陷率,完善了外来器械的质量管理,提高了外来器械灭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降低基数药品管理缺陷率.方法 品管圈活动.结果 基数药品管理缺陷率由活动前的30.04%降低到活动后的13.49%,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 运用QC理论和方法,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改进,可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降低基数药品管理缺陷率,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9.
王容良  黄梅  刘贤  魏敏 《当代护士》2021,28(10):125-126
目的 观察自创操作口诀在降低留置针维护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自创的留置针维护操作口诀应用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应用于临床操作,对比应用操作口诀前后的护士技能考核成绩、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及留置针维护缺陷率.结果 应用操作口诀后责任护士技能考核成绩由(84.3±3.5)分,提高至(96.5±3.7)分,责任护士对该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由69.5%提高至95.6%,留置针维护缺陷率由39.77%,降至4.57%.结论 自创留置针维护操作口诀能有效提升培训效果,便于护士对操作技能的正确掌握,达到了规范化、同质化,从而可有效降低护士静脉留置针维护缺陷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和患者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医院提供药物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而门诊处方调配的准确率直接影响药学服务质量的优劣。门诊处方调配是一项不允许出任何差错的工作,所以医院工作者尽最大努力提高门诊处方调配的准确率一直是药师心中的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