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508篇
  免费   14756篇
  国内免费   7314篇
耳鼻咽喉   1281篇
儿科学   3232篇
妇产科学   2185篇
基础医学   10799篇
口腔科学   1162篇
临床医学   59365篇
内科学   24654篇
皮肤病学   900篇
神经病学   20003篇
特种医学   111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4篇
外科学   25553篇
综合类   104402篇
预防医学   26029篇
眼科学   4481篇
药学   47252篇
  608篇
中国医学   36621篇
肿瘤学   5707篇
  2024年   2449篇
  2023年   8624篇
  2022年   7422篇
  2021年   9615篇
  2020年   9211篇
  2019年   9690篇
  2018年   4423篇
  2017年   8260篇
  2016年   9159篇
  2015年   10229篇
  2014年   18821篇
  2013年   17901篇
  2012年   22858篇
  2011年   24146篇
  2010年   22166篇
  2009年   20826篇
  2008年   25634篇
  2007年   23465篇
  2006年   20679篇
  2005年   24019篇
  2004年   16791篇
  2003年   15101篇
  2002年   11306篇
  2001年   8642篇
  2000年   6608篇
  1999年   5527篇
  1998年   4449篇
  1997年   3708篇
  1996年   3135篇
  1995年   2620篇
  1994年   2108篇
  1993年   1264篇
  1992年   1131篇
  1991年   1072篇
  1990年   758篇
  1989年   766篇
  1988年   266篇
  1987年   232篇
  1986年   178篇
  1985年   125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一、资料与方法 男性12例,女性34例,年龄21~78岁,平均49岁。病程3d至1个月,平均2周。头痛38例,头晕20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意识朦胧21例,昏迷5例。后交通动脉支16例,前交通动脉支20例,大脑前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6例,眼动脉2例。动脉瘤大小:0.4~1.0cm 43例,1cm以上3例,其中2.2cm 2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33例;Ⅲ级8例;Ⅳ级5例。颅脑CT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除4例急诊出现昏迷、脑疝、颅内血肿外全部经脑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动脉瘤病变。全部患者均经翼点入路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  相似文献   
993.
背景与目的患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或曾患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TIA)者具有复发性卒中的高度危险性。我们研究Ximelagatran对曾患卒中或TIA患者的作用是否不亚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994.
例1男,14岁。因头痛、视物不清、行走不稳10d入院。患者8个月前因同样的症状被诊断为梗阻性脑积水,在当地医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原症状消失,复查头颅CT示原扩大的脑室恢复正常。入院前10d原症状复发,头颅CT示梗阻性脑积水。检查原分流的分流泵,分流泵按下后复位困难。行右侧侧脑室前角脑室-腹腔分流术,第2天  相似文献   
995.
对24例采用膨化聚氟乙烯网片行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前予详细评估、束腹训练、呼吸功能锻炼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腹内压增加和切口感染,给予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切口甲级愈合23例,乙级愈合1例,平均住院13.4 d,随访1~5年,22例无复发,2例术后2~3年复发.提出系统的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是促进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6.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46例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一般4~14 h)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临床处理棘手,预后不良,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为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6例做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颊脂肪垫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颊脂肪垫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颊脂肪垫形成一蒂在后方的颊脂肪垫组织瓣转移至缺损区,在无张力下与创缘缝合,表面轻轻用碘仿纱布缝线包压法固定.用以修复口腔颌面部的良恶性肿瘤手术或损伤留下的缺损以及口腔上颌窦瘘共18例.其中修复腭部缺损2例,上颌骨切除后缺损7例,颊黏膜癌切除后缺损3例,颊部良性肿瘤切除后缺损4例,磨牙后区黏表癌切除后缺损1例,封闭拔牙后口腔上颌窦瘘1例.结果术后10 d去除碘仿纱布,见颊脂肪垫轻度水肿,2~4周后水肿明显消退,颊脂肪垫表面逐渐上皮化,6~8周内表面完全上皮化,3个月后再生黏膜与正常口腔黏膜相似.全部病例效果满意,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蒂颊脂肪垫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8.
创伤性浮膝伴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性浮膝同时伴同侧血管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方法 总结1996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28例30个浮膝的手术固定方法、血管修复情况及术后治疗和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伤口一期愈合5例,17例伤口二期行植皮修复,4例胫前骨折部外露二期行皮瓣转移术,截肢2例,保肢成功率92.9%.术后26例经18个月~8年随访,骨折均愈合,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64.3%.结论 对浮膝损伤患者应高度重视伴有血管损伤可能,早期作出诊断,积极合理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9.
营养支持,是20世纪现代外科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主要适用于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消化道功能障碍、高代谢状态、术后肠功能恢复缓慢1周以上仍不能正常进食或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尤其对于危重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手术后康复、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低潮气量维持通气对肺结核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有效的抗结核、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对32例肺结核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低潮气量(6~8ml/kg)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呼吸衰竭治愈31例,死亡1例,治愈率96.9%,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低潮气量维持通气对肺结核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