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1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69篇
内科学   28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01篇
综合类   1811篇
预防医学   3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30篇
  30篇
中国医学   34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透析低血压是透析过程中的重要并发症,它不仅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往往引起超滤困难,从而降低透析充分性。针对透析中发现的低血压,临床上常使用高渗葡萄糖或高渗钠输注,必要时应用升压药治疗。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概念逐步应用于临床,但低血压的发生率仍占透析患者的15%~25%。其主要原因是脱水过多导致的血容量急剧下降。因此我们应用可调钠透析或改变透析温度的方式来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并观察其对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MHD)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合理的临床营养治疗方案。方法:对患者进行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实验室检查。结果:MHD患者膳食中热能和蛋白质摄入量均不足,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结论:饮食摄入的相对或绝对不足是造成MHD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营养评价可指导患者平衡膳食,维持理想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3.
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一种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方式,具有价格低廉、节省资源、操作简便、患者可在家自行透析等优点。但由于患者病情重,在透析过程中往往存在恶心、呕吐、上腹胀满、厌食等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2007年3月-2008年11月,我们应用隔姜灸治疗腹膜透析合并胃肠功能紊乱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和突出的并发症。研究表明,MHD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3.6%,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39.3%,重度营养不良14.3%,而且MHD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综合征”,是影响生活质量及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应用温阳通便法治疗MHD患者合并营养不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慢性肾功衰竭血透中并发心绞痛可能与心功受损心肌缺血有关。1997年2月至1999年1月间,对6例长期血透并发47次心绞痛患者,采用山莨菪碱20mmg加入5%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静滴1-2剂,可使疼痛消失,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尿毒症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1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及治疗.护理措施。结果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发病率较高,皮肤瘙痒的程度与透析的充分性高度相关,具有治疗、护理的特殊性。结论皮肤瘙痒是影响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血液透析及血液滤过可降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心理护理、正确的指导用药、饮食合理及社交活动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邵倩  厉淑荣  肖合存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411-1412
2002年9月~2004年5月,我们对维持性血液透性患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穿刺成功率,保护内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诱因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9.
张燕 《中国厂矿医学》1998,11(6):472-473
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液透析(HD)已成为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的重要疗法。我院自1994年1月以来,已进行血液透析126例3350人次,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维持性血透12例,下面谈谈维持性血透的一些护理体会。临床资料1994年正月~1997年4月共行血液透析126例,其中12例行维持性血透。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4~72岁,平均48.33岁。均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透8个月以上。透析时间最长者已4年余.其中3例透析8个月后行肾移植,l例透析4年余转人他院,5例自动终止透析,余3例均在透析二年以上,病情平稳,继续行血透治疗。维…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有15例内瘘发生血栓形成。分析病因、性别、年龄、血压、血脂对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在内瘘使用的早期(三年内)易发生血栓,内瘘血栓发生率为18.52%。老年、男性、糖尿病、血压低、血脂高的患内瘘易发生血栓.结论:定时监测血管通路,适量使用促红索,缓慢提高血红蛋白,恰当地应用抗凝治疗;减慢透析超滤速度,防止透后低血压;采取阶梯式穿刺法,透析后采取点状压迫,防止力量过大,压迫时问过长和对患及家属进行保护内瘘的宣教均是预防内瘘发生血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