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3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探讨在噪音工作环境下人员行相关纯音电测听检查,分析在持续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噪声强度、伴随疾病与结果的相关性。将2011~2012年西南铝业集团公司噪音工作环境下294例人员行相关纯音电测听检查,分析其中有听力损害的人员,分别在持续工作时间、损害程度、伴随疾病等相关性做探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纤溶酶,100 U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内滴完,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相关指标、平均听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35%、8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明显下降,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蛋白酶激活受体(PAR)、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WF、PAR、CD62p、CD61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听阈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平均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和微循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蒋虹  董雅萌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22-2425
目的探究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肌内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 m L/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耳聋胶囊,3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症状消失时间和听力损失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呕吐、头晕、耳鸣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轻度听力损失患者明显增加,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耳蜗电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39例(148耳)突聋患者进行耳蜗电图测试,测得-SP、AP振幅及-SP/AP值,分析引出耳蜗电图耳的不同听阈曲线类型分布,并比较各型听阈曲线耳中-SP/AP≥0.4与-SP/AP<0.4者的疗效。结果148耳中47耳(10耳全聋,37耳平均听阈为88.93±16.72 dB HL )未引出耳蜗电图,101耳引出耳蜗电图(平均听阈为57.90±17.91 dB HL ),其中听阈曲线为低频听力损失型27耳(低频组),高频听力损失型38耳(高频组),平坦型听力损失型36耳(平坦组);低频组中-S P/A P≥0.4者与-SP/AP<0.4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坦组及高频组中-SP/AP≥0.4者疗效优于-SP/AP<0.4者(P<0.05)。结论突聋患者中全聋及极重度聋者耳蜗电图不能引出,低频听力损失型-SP/AP≥0.4者疗效与-SP/AP<0.4者无统计学差异,平坦型及高频听力损失型-SA/AP≥0.4者疗效优于-SP/AP<0.4者。  相似文献   
45.
分泌性中耳炎是致使听力障碍的常见主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听力降低[1]。本文通过对本院确诊的11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为该疾病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诊治的110例(患耳118只)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塑料成型制造业工人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职工健康损害程度, 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7年佛山市南海区某塑料制造厂320名注塑岗位员工为接触组, 250名办公室文员、后勤管理人员(非注塑接触组)为对照组, 调查其自觉症状, 并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进行体检。
结果 自觉症状方面, 接触组头疼头晕、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及睡眠障碍的检出率分别为16.1%、19.4%、24.3%、13.4%, 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12.4%、10.4%和6.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触组肺通气功能减退、胸片异常、肝脾B超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8%、3.4%、2.5%, 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1%、0.8%、4.0%, 其中肺通气功能减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触组语频、高频听阈升高以及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40 dB检出率分别为14.4%、25.4%和5.0%, 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6%、13.6%、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塑料制造业注塑岗位工人的神经系统、听觉系统、肝功能及肺功能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企业应重视职工的健康状况,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精细化匹配耳鸣位点与听损最大点之间的关系,分析耳鸣患者听力及临床特征与耳鸣的关系。方法对常频听力正常及异常组均进行1/24倍频程精细化纯音测听,寻找听损最大点及耳鸣位点;两组患者均进行病史分析,分析耳鸣患者听力及临床特征与耳鸣的关系。结果常频听力正常的患者38例行1/24倍频程精细化听力测试,检出听力损失者12例;两组患者127例均进行1/24倍频程听力精细化测试及耳鸣位点精细化评估,其中36例患者听力损失最大点和耳鸣位点一致。将常频听力正常组和异常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常频听力异常组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高于常频听力正常组。结论常频听力正常的患者行1/24倍频程精细化纯音测听可提高耳鸣声治疗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48.
付新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4,(26):4266-4267
目的:对听力损失儿童进行客观的听阈评估,使申报再生育家庭的生育权公平、公正。方法:对115例听力损失儿童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与40 Hz听觉相关电位(AERP)检测,并根据WHO听力损失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正常(≤20 dBnHL)34耳、轻度听力损失(26~40 dBnHL)11耳、中度听力损失(41~55 dBnHL)26耳、中等重度听力损失(56~70 dBnHL)15耳、重度听力损失(71~90 dBnHL)17耳、极重度听力损失(>90 dBnHL)127耳。结论:ABR与40 Hz AERP联合应用,可以互补,是一种无损伤、客观评估儿童听阈、鉴定伪聋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远洋测量船噪声暴露情况进行现场测量及评估,对噪声场所作业人员听力进行测试分析,并提出听力保护建议。方法选用AWA 6218B型噪声统计分析仪及BK 2250手持式分析仪分别对A型、B型远洋测量船不同区域噪声进行测试评估。采用OR-BITER 922型听力计对噪声作业场所部分人员进行纯音听力测试。结果远洋测量船主、辅机舱存在危害较大的强噪声,其余各测点噪声值均符合GJB 4000-2000《舰船通用规范》要求。听力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作业人员高频听损、语频听损的发生率有所升高。结论远洋测量船主、辅机舱存在着危害较大的强噪声,部分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相关部门应重视做好噪声场所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听骨链触动试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39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手术前予耳内镜检查、内镜下听骨链触动、纯音测听、鼓膜贴补试验、咽鼓管功能及颞骨CT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术前耳内镜下听骨链触动试验的结果、鼓膜贴补试验的结果及术中显微镜下探查听骨链的活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耳内镜下听骨链触动试验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89.5%、80%、84.6%。鼓膜贴补试验的是50%、57.59%、54.5%。结论不同角度的耳内镜对中耳鼓室结构、听骨链活动情况进行观察,与手术中显微镜下所见有较高的符合率,术前使用耳内镜评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