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目的 探讨不同波长激光光凝术后视网膜、脉络膜结构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与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有色兔36只,左眼为空白对照组,右眼为实验组,实验组随机分3组,分别用绿光、黄光、红光激光光凝视网膜后极部,激光反应斑Ⅲ级,光斑直径300μm,光斑间距300μm,曝光时间200 ms.于光凝后lh、7d、14 d、28 d分别对光凝区行OCT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3种激光光凝后1h,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不同程度受到破坏:绿光光凝斑处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轻度扩张,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线性结构消失,光感受器细胞层结构紊乱,外核层见核固缩;黄光光凝斑处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扩张明显,RPE层色素大量缺失,光感受器细胞层内、外节结构紊乱,内、外核层见核固缩;红光光凝斑处主要表现为脉络膜血管大部分扩张,内、外核层细胞缺失.随后,3种激光激光斑处RPE细胞、Müller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修复光凝区.OCT图像:3种激光光凝后1h,脉络膜组织的反射均显示不清,视网膜失去了其正常组织结构的划分,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etinal neuroepithelial layer,RNL)全层增厚、高反射;绿光、黄光、红光光斑处RNL厚度分别为(265.81±5.39) μm、(227.90±6.11) μm、(193.76±8.76) μm,与光凝前的(149.43±6.80)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绿光光凝斑处见RPE层光带基本消失,黄光光凝斑处见RPE层光带连续性大部分中断,红光光凝斑处RPE层光带只见连续性部分中断.随后,3种激光斑处RNL全层向光凝斑中心牵拉凹陷,视网膜内RPE反射不断增多,遮挡脉络膜组织反射.结论 激光光凝后光凝斑OCT图像变化与组织病理学结构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可作为激光光凝后活体观察视网膜及脉络膜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像学工具之一.不同波长的激光作用于眼底的组织学深度不同.  相似文献   
72.
高功率红光治疗仪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功率红光治疗仪照射联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高功率红光治疗仪进行照射,同时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更昔洛韦。结果治疗组在水疱结痂、疼痛缓解及疼痛基本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高功率红光治疗仪照射联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红蓝光治疗脓疱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为本病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脓疱型痤疮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在口服阿奇霉素、螺内酯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每周依次接受蓝光照射和红光照射各1次,对照组每周接受1次蓝光照射,1次治疗时间为20min。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的治疗后,对比其脸部皮损数目的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皮损数目为(4.97±2.46)个,对照组的皮损数目为(10.49±4.62)个。观察组的皮损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4.44%,显效率为15.56%,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8.89%,显效率为18.89%,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结论:红蓝光治疗脓疱型痤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疗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雷启蓉  杜宇  熊霞  刘珉甬 《重庆医学》2013,(29):3484-3485
目的探讨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5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清创、换药、碘伏湿敷等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配合治疗。治疗30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痊愈时间观察组(11.98±6.05)d,显著短于对照组(16.96±7.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创抗菌膏联合红光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是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联合红光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克霉唑栓联合红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对照两种治疗方法有无明显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36例,复发2例,治愈率94.73%.对照组治愈8例,复发30例,治愈率2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克霉唑栓联合红光治疗RVVC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克霉唑栓治疗RVVC.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仅用复方氟米松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62.86%(P<0.05);平均显效时间治疗组(8.09±3.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54±3.45)d(P<0.05)。结论:氟米松联合红光治疗慢性湿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7.
人类出生后眼的生长过程,是使用视觉(光学)的反馈机制来调整眼的焦点,并调节轴向延伸率,在青春期成为正视状态,即维持光学焦点聚集在视网膜上.眼轴异常生长与屈光不正的发生有关.轴向伸长减少导致远视,轴向长度增加导致近视.近年来,动物实验(树鼩、恒河猴和小鼠)及临床研究显示长波红光刺激可以延缓眼轴的生长,使脉络膜增厚,从而延...  相似文献   
78.
总结了本科于2010~2011年对3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红光治疗,并配合换药的经验,发现采用红光治疗有利于伤口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高能窄谱红光仪(640nm)结合中药治疗癌症化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各类肿瘤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使用高能窄谱红光照射加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中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口腔溃疡治疗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口腔溃疡治愈率为88.57%,对照组治愈率为65.7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5,P<0.05)。结论:高能窄谱红光结合中药治疗癌症化疗后口腔溃疡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红光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止痛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红光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每日红光照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红光组100%,对照组71.4%,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红光照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