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4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58篇
妇产科学   236篇
基础医学   327篇
口腔科学   200篇
临床医学   1579篇
内科学   553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455篇
外科学   882篇
综合类   2865篇
预防医学   877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154篇
  8篇
中国医学   593篇
肿瘤学   23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856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患者 男,19岁。9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次日在右上腹发现拳头大小包块,以后渐感包块增大,于1993年4月7日入院。体查: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差,不能平卧,上腹部高度膨隆,并扪及巨大包块,占据整个上腹部,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伴囊性感及压痛,诊断:腹部肿块待查。入院第  相似文献   
72.
直肠后炎性包块,全身反应情况比肛门周围炎性包块重,发展趋势是形成脓肿,切开引流后,仍有形成瘘管的可能。我们在脓肿未形成期,采用内服“透脓汤”(《医宗金鉴》),局部应用红外线照射治疗直肠后炎性包块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3.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气管内滴入PS治疗8例MAS患儿,其中6例接受PS2剂,2例接受PS3剂。结果给予首剂PS后10分钟患儿青紫迅速消失,皮肤转红润,经皮测定血氧饱和度(TcSaO2)升高。30分钟后患儿低氧血症迅速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呼吸机有效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分别由原来的528±098kPa、866±352kPa、012±006kPa及014±006ml·kPa-1·kg-1增加到891±143kPa、1681±418kPa、021±005kPa及026±007ml·kPa-1·kg-1;而吸入氧浓度及平均气道压逐渐降低,由原来的068±019kPa及220±042kPa降低到053±008kPa及193±048kPa。重复应用PS后亦有相似效果。结论PS能有效地改善MAS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重复应用PS可巩固和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74.
患儿男,12岁。以发现颜面、躯干部多发性皮下结节20d。发热10d为主诉于2002年8月30日入院。患儿20d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腋下、右侧面颊部、胸部、腹部出现多个黄豆大小皮下结节,逐渐增大至花生米大小。lO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寒战。曾在当地诊所予以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体检:体温38℃,精神萎糜,右侧面颊部及右腋下各1个、胸腹部散在4个花生米大小皮下结节,局部皮肤稍红,压痛不明显。心肺无异常。腹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5.
76.
带血管髂骨块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块转移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促进骨愈合.防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本组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6例,全部痊愈,均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77.
随着科学的发展,高能量损伤的增加,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本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了因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复位后伴关节腔碎骨块嵌入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3~48岁,平均32岁。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1例,塌方伤1例。本组均为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缘骨折。按照叶应荣等犤1犦髋关节脱位分型为Ⅱa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例,其他部位骨折2例,腹腔内脏损伤1例。就诊时间为伤后1~20小时。来院后均急诊在脊髓麻醉或静脉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复位后摄片检查发现关节腔有游离碎骨块存…  相似文献   
78.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以来共收治胃肿瘤24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占1.2%。这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2、40和27岁。临床表现均为上腹部疼痛,未扪到腹部包块.胃镜检查均示溃疡型胃癌改变;钳取活组织检查的2例中仅1例组织内找到少量可疑肿瘤细胞。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淋巴瘤,瘤组织浸润至肌层。  相似文献   
79.
患者女性,16岁.因"右内眦包块18月,逐渐长大5月"于2003年8月5日~2003年8月11日住院.入院查体见:右内眦角上方肿块,质软,突出皮肤约0.3 cm,直径2 cm×1.2 cm(图1,见封三).右眼视力正常,眼球各向运动正常.鼻窦CT示:右筛窦区直径2.30 cm×3.56 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影(图2,见封三).入院诊断:右筛窦肿物.于2003年8月7日局麻下行鼻内窥镜筛窦肿物切除术,采用国产直径4 mm 0°鼻内窥镜及相应手术器械.术中切除右侧钩突及筛泡后筛窦内即流出大量黄色粘脓性分泌物,筛窦融合为一大腔,纸样板有部分破坏吸收,少量眶脂肪突入腔内,囊壁光滑,开放窗口约2 cm×2 cm.术后病理检查示:慢性炎变粘膜组织.囊肿内分泌物未找到抗酸杆菌,G染色未见细菌,48 h培养无细菌生长.术后d2右内眦角肿块即明显消退,1月后复诊,造瘘口无明显缩小,囊壁光滑,右内眦角无隆起.术后诊断:右筛窦囊肿.  相似文献   
80.
患,女,72岁.因持续性便秘3年入院。曾多次就医诊断为“习惯性便秘”,行调整饮食结构的饮食疗法,并服用新清宁3片~5片/次.3次/d,服用时间约一年;普瑞博恩5mg/次,3~4次/d;康赐尔1袋,3次,d,便秘方可缓解。既往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5年,糖尿病Ⅱ型20年,长期服用降糖药。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触及压痛及包块,肝脾(一).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5次/min。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黑变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