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6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57篇
妇产科学   235篇
基础医学   327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1575篇
内科学   553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455篇
外科学   880篇
综合类   2862篇
预防医学   874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152篇
  8篇
中国医学   592篇
肿瘤学   23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856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42.
43.
刘怀 《九江医学》2002,17(4):203-204,207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对548例乳腺包块患者进行FNAC检查,其中283例手术后获病理组织学诊断,两者进行比较,此283例中有217例行AgNOR辅助检查,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进行比较。结果:(1)548例FNAC检查恶性肿瘤(Ⅳ级)145例,可疑癌(Ⅲ级)41例,良性病变(Ⅱ级)230例,炎症(Ⅰ级)105例,取材不满意者(0级)27例。(2)283例中病理组织学诊断恶性肿瘤133例,良性肿瘤150例;FNAC检查为:Ⅳ级116例,Ⅲ级17例,Ⅱ级124例,Ⅰ级20例,0级6例,FNAC的诊断符合率为90%;(3)217例中病理组织学诊断恶性肿瘤129例,良性肿瘤88例,FNAC结果为Ⅳ级127例,Ⅲ级3例,Ⅱ级72例,Ⅰ级15例,符合率为91%。结论:FNAC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4.
<正> 94年~95年我科对各种肠道肿块与外科配合,对肿瘤与炎性包块用B超作鉴别诊断。 一般资料:患者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1—75岁。其中20例有明显的腹痛症状,15例可扪及肿物,13例有便血症状或便潜血阳性。22例中12例经手术证实,3例因肝转移而未手术,2例临床诊断为结肠癌,便血渐重,拒绝手术而自动出院,5例B超诊断炎性包块,对症治疗后包块消失,痊愈出院。 仪器:RT2000型,探头3.5兆赫。 方法:腹部常规、探头加压直接探查。  相似文献   
45.
46.
近几年来 ,本院儿科门诊误诊小儿肠套叠 2 6例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肠套叠患儿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年龄 4个月~ 5岁。 4个月~ 1岁 2 2例 ,~ 2岁 3例 ,~ 5岁 1例。院外转入16例 ,本院门诊误诊 10例。误诊时间 2 1~ 72h ,平均 4 6h。2 6例均经空气灌肠及外科手术证实。最初误诊为急性小儿肠炎 7列 ,肠痉挛 6例 ,消化不良 4例 ,急性细菌性痢疾 3例 ,急性坏死性肠炎、过敏性紫癜各 1例 ,上呼吸道感染 3例 ,肺炎 1例。本组 2 6例 ,治愈 2 5例 ,死亡 1例。2 误诊分析与讨论询问病史不详细。小儿肠套叠早期症状不典…  相似文献   
47.
48.
我院于2002年3月收治1例示指背侧组织块完全离断患者,应用吻合静脉的方法再植成功,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因刀具伤致左示指背侧组织离断1小时后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左手示指自近节中段以远与中节指骨、指伸、屈肌腱缺损。掌侧皮肤完整,示指远节血运可,感觉存在。离断组织块包括指背皮肤、指伸肌腱、近节指骨大部及中节指骨,指深、浅屈肌腱。X摄片示:左手示指自近节中段以远与中节指骨缺损。急诊在臂丛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常规清创后,克氏针固定指骨,修补指伸肌腱、指深屈肌腱,显微镜下吻合近端两根静脉,远端一根静脉。术后予以…  相似文献   
49.
50.
侯隽  梁奕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440-144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李×,男性,20岁,右面颊部肿物1年余.诊断:右面颊部皮脂腺囊肿.查体:右面颊部皮肤隆起,可触及皮下包块,大小约5cm×5.5cm×4cm ,无压痛,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1.2 手术方法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消毒洞巾.局麻后在肿物表面沿皮肤皱折作直切口长约1.5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用组织钳夹住肿物表面,轻轻提起,沿肿块囊壁进行剥离,剥离出局部囊壁后,用血管钳钳夹囊壁两侧并在中央切开囊壁,用挤压及刮匙搔刮的方法清除净肿块内容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