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7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418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6篇
  3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传统的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虽操作简单,创伤小,但受套管穿刺针限制,造瘘管周径相对较小,术后引流差,引流管深度不易调节,术后易出现膀胱痉挛、膀胱三角区激惹漏尿等并发症。自2002年以来,我们对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进行改进,共临床应用16例,收到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25~81岁,其中前列腺增生症伴尿潴留8例(50.0%),后尿道断裂4例(25.0%),尿道狭窄2例(12.5%),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2例(12.5%)。1.2手术方法膀胱充盈良好时,于耻骨联合上方一横指处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并穿刺抽到尿液后,…  相似文献   
72.
临床上,血液透析的病人,血透穿刺是护理上较重要且技术要求高的任务之一,血透穿刺所应用的穿刺针是16号的不锈钢内瘘穿刺针,由于针梗粗,内瘘处皮肤经反复穿刺,易形成疤痕组织,降低皮肤的弹性,穿刺点易发生出血、渗血,污染盖被,破坏了无菌穿刺环境,易造成感染.另外,直接穿刺动脉或股静脉时,由于盖被压迫或牵拉,易造成穿刺针偏移或脱落,导致病人血流量不足影响透析效果或造成再出血的危险.针对以上缺陷,  相似文献   
73.
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一直被认为是病情危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高、预后不良的疾病。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们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单针穿刺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破人脑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4.
脑脓肿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感染引起的继发性疾病,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我科自2000年以来,应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脑脓肿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穿刺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方法,对各种胸膜、肺、心、腹等部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很大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穿刺针后接软管或带三通活栓装置进行穿刺,存在着操作过程复杂,易造成气体返流等不足。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我科研制了一种新式穿刺器械——防返流穿刺针,自2003年元月至今,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77.
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降低了病死率,减少了后遗症。对于血肿直径超过5c-n,CT上血肿层数4层以上的病人进行双针多点穿刺治疗,效果良好,血肿完全吸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8.
Teng G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5):295-296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脾门静脉造影就被用来评价肝硬化患者门体分流术前、后门脉高压的情况。但是,由于该方法需要16~18G的穿刺针穿刺脾脏,并在短时间内注入大量的碘造影剂,有脾包膜撕裂和脾出血的危险,因此,这一技术未被广泛接受,最终被经肠系膜上动脉的间接法门静脉造影所取代。如果采用柔韧的22G或更细的穿刺针,则可能大大降低脾包膜撕裂和脾出血的危险。但是,  相似文献   
79.
苏军燕  汤丽范  吴娜 《吉林医学》2008,29(2):168-168
婴幼儿因其年龄小,自制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进行静脉穿刺时往往不能主动配合操作者,又由于其血管分布特点是头皮静脉较手足静脉清晰易寻找,相对好看护,所以操作者为婴幼儿进行静脉穿刺时首选头皮静脉,但需要家属协助按压才能完成操作。因患儿心理恐惧,往往哭闹不止,致使穿刺成功后患儿头部大汗淋漓,胶贴粘贴不牢固,易造成脱针、渗药,不能保持通畅输液,  相似文献   
80.
我院2001年6月-2006年6月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0例,尤其是血肿量较多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了较明显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