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7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418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6篇
  3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我院神经内科自1999年8月~2007年3月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在过去的20年中,病理学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报告的产生方式。在肿瘤和炎症性疾病领域,随着尖端知识的不断出现,对于诊断和治疗来说,该领域需要分子研究的成果。为了分析组织而引用的新方法使临床和病理之间的相互合作更加紧密,从而确保在特定的临床条件下应用最合  相似文献   
43.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颅外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时间长,损伤大,术后病死率高。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9月应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2例,该手术对脑组织损伤小,安全省时,见效快,不需要特殊设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弯角穿刺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及预后.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2019年6月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骨科收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穿刺PVP组和弯角穿刺针PVP组,各50例.普通穿刺PVP组行常规双侧穿刺PVP治疗,男性12例,女性38例;年龄65~82岁,平均68.8岁;扭伤30例,摔伤20例.弯角穿刺针PVP组行弯角穿刺针PVP治疗,男性10例,女性40例;年龄64~83岁,平均69.7岁;扭伤27例,摔伤2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疼痛程度和胸腰椎功能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前和手术后VAS、ODI、伤椎相对高度和伤椎Cobb角.随访12个月,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与普通穿刺PVP组比较,弯角针穿刺PVP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41.08±5.36)min vs.(50.14±6.27)min],术中出血量减少[(5.25±0.93)mL vs.(6.58±1.22)mL],骨水泥注入量减少[(3.94±0.95)mL vs.(4.70±0.81)mL],骨水泥渗漏率降低(4.0%vs.16.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VAS降低[普通穿刺PVP组(7.42±0.63)分、(2.54±0.56)分、(2.18±0.45)分;弯角针穿刺PVP组(7.61±0.70)分、(2.47±0.49)分、(2.05±0.46)分],ODI降低[普通穿刺PVP组(40.55±4.81)%、(19.68±3.85)%、(18.70±3.23)%;弯角针穿刺PVP组(40.17±4.64)%、(19.13±3.62)%、(17.86±3.19)%],伤椎相对高度增加[普通穿刺PVP组(40.94±9.52)%、(45.63±8.38)%、(47.50±8.11)%,弯角穿刺针PVP组(39.85±9.16)%、(46.27±8.59)%、(48.24±8.05)%],伤椎Cobb角减小[普通穿刺PVP组(18.26±1.12)°、(5.14±0.69)°、(3.45±0.54)°;弯角穿刺针PVP组(17.95±1.06)°、(4.93±0.66)°、(3.27±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VAS、ODI、伤椎相对高度和伤椎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椎体高度丢失、继发性后凹畸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弯角穿刺针PVP治疗在取得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恢复胸腰椎相对高度及恢复胸腰椎功能的疗效和良好预后的同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骨水泥注入量,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斜面穿刺针和菱形穿刺针在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优势.方法解离成人25~40岁尸体腰椎1~5椎节(L1~5),共计10×5节,完成各椎节骨含量检测,符合骨含量减少或轻度骨质疏松标准.分别应用斜面穿刺针和菱形穿刺针完成在尸椎上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模拟操作.手术后行椎体正侧位拍片,使用简易的学生用角度尺和直尺测量穿刺针道偏转数据;观察CT断层扫描下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特点.针道偏转计量数据应用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斜面穿刺针在椎体骨质内发生背向斜面的偏转,偏转角度为(1.83±0.2)°至(3.30±0.3)°.菱形穿刺针在椎体内未发生针道偏转.骨密度值与修正后偏转角度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者存在负相关关系,r=-0.991,P=0.001.CT断层扫描显示:自斜面穿刺针之斜面溢出的骨水泥团分布呈现为偏向分布的类椭圆体,随着针体旋转调整,可控制骨水泥注射方向和分布区域;骨水泥自菱形穿刺针顶端溢出后,直接冲向针尖远端,成为类球形体,旋转针体后,不能调整骨水泥注射方向和分布区域.结论实验观察表明,应用斜面穿刺针具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可以在进针和注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具有天然的设计优势,获得精确的进针路径控制和骨水泥在靶区内的填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6.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其用于恶性肿瘤诊治后易发生穿刺针道肿瘤种植转移(PSM)现象,故引起临床重视及相关因素研究。本文就其相关因素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7.
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肾脏良性疾病,可单发、多发。经皮囊肿穿刺术虽历史悠久,但近年来能被临床普遍接受得益于CT设备的发展。我科室近几年对60例70个肾囊肿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并行用无水乙醇硬化剂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且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0~70岁,均行彩超或CT确诊为肾囊肿,囊肿直径3.5~12cm,其中单纯性肾囊肿53例,多发肾囊肿7例。临床有症状者50例,主要表现为腰部不适、疼痛、较大者可触及包块。1.2应用设备(1)CT机为GE16排螺旋CT。(2)穿刺针  相似文献   
48.
曹琰  刘炳刚 《山东医药》2012,52(25):87-8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微创介入治疗以其损伤小、安全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常用的微创方法有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1]、射频热凝纤维环修复术、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术、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化学溶盘术、针刀松解术等。2009年9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联合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7例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67例患者中,病理确诊率为97.01%(65/67),气胸发生率13.43%(9/67),均为轻度气胸,出血发生率11.94%(8/67),其中1例为咯鲜血,其余7例为痰中带血,所有并发症均痊愈.结论 CT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有效安全,是定性诊断肺外周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0.
钱梁  刘超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341-1342
目的比较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周围病灶定性诊断中的穿刺成功率、活检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方法采用18~21G自动弹射活检枪,分别行B超和CT定位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深度和角度。90例肺内周围性病变分为60例B超定位和3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活检确诊率为96.7%,1例轻度气胸,1例咯血痰;CT定位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7%,1例轻度气胸,1例咯血痰,1例针道转移。结论 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