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059篇
  免费   10571篇
  国内免费   5371篇
耳鼻咽喉   1839篇
儿科学   4616篇
妇产科学   2909篇
基础医学   6585篇
口腔科学   2059篇
临床医学   46592篇
内科学   33170篇
皮肤病学   1902篇
神经病学   5173篇
特种医学   65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3篇
外科学   14192篇
综合类   86602篇
预防医学   30770篇
眼科学   2257篇
药学   33319篇
  348篇
中国医学   34443篇
肿瘤学   2329篇
  2024年   1627篇
  2023年   6218篇
  2022年   5484篇
  2021年   6656篇
  2020年   6117篇
  2019年   5912篇
  2018年   2925篇
  2017年   4952篇
  2016年   5853篇
  2015年   6727篇
  2014年   13536篇
  2013年   13655篇
  2012年   17761篇
  2011年   19344篇
  2010年   18362篇
  2009年   17495篇
  2008年   17948篇
  2007年   17234篇
  2006年   15930篇
  2005年   15875篇
  2004年   15118篇
  2003年   14963篇
  2002年   11039篇
  2001年   9976篇
  2000年   8012篇
  1999年   6511篇
  1998年   5727篇
  1997年   5364篇
  1996年   4793篇
  1995年   3984篇
  1994年   2838篇
  1993年   1992篇
  1992年   1641篇
  1991年   1459篇
  1990年   1107篇
  1989年   1133篇
  1988年   202篇
  1987年   211篇
  1986年   148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是一种电子供体,参与许多发育相关的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本文就POR在发育相关内源性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POR缺陷导致的发育不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
目的调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过渡期心衰相关症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心脏病患者抑郁量表、照护负担问卷和家属照护者照护能力问卷,对219例老年心衰患者及主要家庭照护者,于患者出院前1~2 d、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心衰相关症状随着出院过渡期的延长呈恶化趋势,与出院前1~2 d相比,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的心衰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0.01)。抑郁症状在出院后1个月得分最高(90.31±3.27),随着过渡时间的延长得分逐渐下降(P0.01)。回归分析显示,出院过渡期患者心衰相关症状受患者服药种类、心功能分级和照护能力的影响;抑郁受患者年龄、病程和住院次数的影响(P0.05,P0.01)。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出院过渡期心衰相关症状较差且呈动态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该制定针对性的过渡期护理计划,减轻患者症状负担。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究七步颈肩操在缓解手术室护理人员颈肩综合征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中护理人员共26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名。对照组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七步颈肩操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静息状态下和运动诱导状态下疼痛程度,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静息状态下和运动诱导状态下疼痛水平,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有颈肩综合征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中应用七步颈肩操干预法,有助于降低其疼痛水平,改善不适症状,促进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家庭关怀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家庭关怀。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后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关怀应用于HIV/AIDS患者护理中,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P物质(S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和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布拉酵母菌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2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腹泻、症状评估量表(GSRS)评分及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排便阈值、直肠疼痛阈值、直肠运动指数和血清SP、SS、5-HT、NPY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χ~2=4.145,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腹泻、GSRS评分及直肠运动指数、SP、SS和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2组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排便阈值、直肠疼痛阈值和NP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而观察组升高或者降低情况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紊乱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感染与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02例HIV感染/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样本中的生殖支原体、梨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等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共有67例患者尿样中检出支原体核酸,感染率为65.69%;其中,检出生殖支原体感染23例、检出梨支原体感染15例,检出发酵支原体感染29例,感染率分别为22.55%、14.71%、2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HIV感染患者与AIDS患者三种支原体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患者的三种支原体感染率高于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的患者(P<0.05);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清IL-2、TNF-α水平均低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4水平高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P <0.05)。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支原体感染率,免疫功能较差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表现为炎症因子的低表达,但尚不能认为支原体感染能够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脉搏氧灌注指数(PI)预测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拟择期实施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将患者分为低血压组(55例)与非低血压组(65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男性比例、BMI、ASA分级、手术类型)、麻醉诱导药物种类和剂量、麻醉诱导期相关参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脉搏指氧饱和度[Sp(O_2)]、鼻咽温),记录2组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PI及PI增加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预测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价值。结果 2组男性比例、年龄、BMI、ASA分级、手术类型、麻醉诱导药物种类剂量、麻醉诱导期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诱导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基础值(P均0.05),低血压组诱导后SBP、DBP、MAP均明显低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各指标降低率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2组基础HR、诱导后HR及降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诱导后PI均明显高于基础PI(P0.05),低血压组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分别与SBP、DBP和MAP降低率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预测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679,0.851,特异度分别为84.3%,67.2%,87.7%,灵敏度分别为79.2%,74.3%,81.4%,最佳界限值分别为3.6%,4.8%,46.4%。其中PI增加率预测的AUC最高,其次是基础PI,诱导后PI最低。结论 PI增高可能是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有效预测因素,尤其以PI动态变化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利于临床甄别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分析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发病的时间趋势,为我国肺癌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8 - 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肺癌的相关数据,分析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情况,并通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 = 0.71%,P<0.05),其中农村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从198.9/105上升至250.7/105,上升趋势更明显(APC = 2.81%,P<0.05),尤以农村老年女性肺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APC = 5.26%,P<0.05)。2005 - 2014年中国老年人肺癌的发病在60~64岁和65~69岁组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2.83%和2.04%,均P<0.05),而在农村地区,老年人所有年龄组的肺癌发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APC分别为3.49%,3.86%,1.66%,2.31%,3.49%及6.37%,均P<0.05)。结论 2005 - 2014年我国老年人肺癌发病上升趋势明显,以农村老年女性最为突出,国家应针对高危人群及早开展筛查等工作,降低我国老年人肺癌的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120例IBS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相关数据分析,分析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数据收集与评估。结果 IBS组的SAS、SDS标准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状态及抑郁的发生率(88.3%、90.0%)高于对照组(8.3%、7.5%)(P<0.01)。结论 IBS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率明显升高,具有精神心理障碍以及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下降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