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25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7篇
中国医学   18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取口服补肾化淤止痛汤、外敷祛风通络止痛散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53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2.
针刀结合中药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近5年来用针刀结合中药治疗腰棘突间胀痛、脊柱旋转不利为主症的腰棘间韧带损伤7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中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引起的皮肤瘙痒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瘙痒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通过中医辨证施治,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法,或利湿退黄、祛风止痒法,有一定疗效。并举验案2则佐证。  相似文献   
84.
罗瑞娟 《光明中医》2012,27(12):2418-2419
肛门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局部瘙痒症,病人十分痛苦,长期瘙痒可引起神经衰弱、精神不振、彻夜难眠等。田振国教授在治疗肛门瘙痒症方面有其丰富的经验,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的成因多由风邪湿毒留滞皮肤腠理之中结而不散所致,临床以"风湿郁结型"为多见,对本病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采用自拟方"外利汤"以利湿解毒、祛风止痒,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费用低廉,易于为患者接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固本通络祛风汤对脾肾两虚证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疗效及肾功能、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02例CGN脾肾两虚证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常规西药+固本通络祛风汤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51例。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介质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素氮、24 h蛋白尿定量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固本通络祛风汤可明显改善CGN脾肾两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升肾功能。  相似文献   
86.
周恩超主任中医师在治疗肾病综合征过程中,以益气祛风法应用最多,每以益气祛风为主,兼合养阴、清利、涩精、宣肺诸法,并认为,益气乃固脾肾之根,治病之本,祛风乃消蛋白之流,治病之标。唯益气方能匡正以助肾之固摄主水之功,健脾运强后天助先天以资生化。  相似文献   
87.
皮的药用     
韦丰 《开卷有益》2014,(1):55-55
<正>丁榔皮又名松杨木皮,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树皮。椋子木又称松杨、凉木、冬青果,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常见于山谷、溪旁、林缘和疏林中,每年夏季剥取较老树枝的皮,晒干即可药用。其性平,味苦,无毒,入肝、肾二经。据测定,丁榔皮主要含鞣质,能达到20豫左右,具有祛风通络、利湿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筋骨疼痛、腰痛腿痛、肢体瘫丁榔皮  相似文献   
88.
89.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可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对此,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合祛风通络法治疗40例,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正>动眼神经麻痹是以患侧眼睑下垂、眼球斜视、复视、眼球外突、眼颤(球颤)、瞳孔扩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候群,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笔者在跟随武连仲教授学习期间,见证了针药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现报道一例验案如下。男,55岁,主诉:左眼睑下垂2年。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感冒,之后出现左眼睑下垂,左眼向外上方斜视,视物重影,伴眼球震颤及眼结膜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