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75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91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670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187篇
药学   344篇
  1篇
中国医学   30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浅Ⅱ度烧伤为伤及整个表皮和部分真皮乳头层。由于生长层部分受损 ,上皮的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附体 ,如汗腺及毛囊等的上皮增殖。如无继续感染 ,一般经 1~ 2周左右愈合 ,亦不留瘢痕 ,可有时间不等的色素沉着〔1〕,浅Ⅱ度烧伤如在面部 ,色素沉着直接影响人们的容貌 ,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1 995年 1月~ 2 0 0 0年 9月抽取我科室收治面部浅Ⅱ度烧伤 1 0 0例 ,保留皮及去除皮各 5 0例 ,现就治疗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0例面部浅Ⅱ度烧伤 ,男 6 0例 ,女 40例 ,年龄 1 8~ 5 0岁之间 ,平均年龄 3 8岁 ,以青壮年居多 …  相似文献   
5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84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2001年9月以前列腺增生收入我科.拟行前列腺摘除术.术前头孢唑林钠皮试阴性,给予0.9%氯化钠20ml,头孢唑林钠2.0静脉点滴,用药1小时后前胸部出现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未给任何处理.次日,部分红斑发展成大,全身瘙痒.查体:尼氏征阳性、表皮剥脱.  相似文献   
53.
克疱乳膏治疗带状疱疹、水痘7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于1998年2月~8月间用上海永日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克 乳膏(XT97002)外用治疗带状疹40例,水痘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科门诊确诊为带状疹40例作为临床试验组,男 25例,女15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2~22d,平均7.6d;对照组25例,男 12例,女13例,年龄16~50岁,平均40.3岁,病程4~18d,平均6.9d。另选择确诊为水痘 的38例作试验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30岁,平均8.7岁,病程1~5d,平均2.16d;对 照组25例,其条件与试验组相似。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7:2诊断营养不良型大性表皮松解症的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临床诊断为营养不良型大性表皮松解症(DEB),分别来源于3个不同家系各1名患者,包括2名显性遗传型营养不良型大性表皮松解症(dominant DEB,DDEB)和1名隐性遗传型营养不良型大性表皮松解症(recessive DEB,RDEB)进行皮肤基底膜带(BMZ)Ⅶ型胶原检测,同时选择单纯型大性表皮松解症(EBS)、大性类天疮及正常人各1名做对照。结果 3名对照BMZ免疫荧光阳性,2名DDEB荧光均减弱,RDEB荧光阴性。结论 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7:2诊断营养不良性大性表皮松解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I型单纯疾病毒所致,是目前眼科中的常见病,由于此病比较难以治疗,且易复发,故对视力可造成严重危胁。我院自1997年~1999年应用双黄连与阿普洛韦联用治疗单病毒性角膜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患者共36例(36眼),年龄18~62岁。其中初发者28例(28眼),复发者8例(8眼)。经裂隙灯检查,病变部位角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实质层浸润、水肿、增厚及角膜知觉减退。将36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眼,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治疗组用双黄连 3、6 g,加入 0.9%…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应用阿昔洛韦(ACV)的三种给药方式治疗单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17例、154眼HSK分为4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愈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时间ACV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ACV组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V治疗HSK效果好、疗程短、复发率低,综合用药疗效更佳,抗单纯疹病毒Ⅰ型的能力强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建立痛平喷雾剂中盐酸利多卡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Shim packCLC ODS(4 6mm× 15 0mm) ;流动相为甲醇 pH 3 4醋酸溶液 (30∶70 ) ;紫外检测波长2 5 4nm ;流速1ml·min- 1 。 结果  线性范围是 0 4 36mg·ml- 1 ~ 2 18mg·ml- 1 ,平均回收率 10 0 70 % ,RSD为 1 2 5 % (n =5 )。结论  方法简便 ,快速 ,准确 ,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58.
59.
60.
刘玉翠  晏文  瓦庆彪 《贵州医药》2003,27(3):207-207
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TEN)发病急 ,病情重 ,死亡率高居药疹之首。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均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例 1,患者女 ,2 8岁 ,干部。因全身红斑水伴灼痛 1天于 2 0 0 0年 10月 1日入院。入院前 3天因感冒口服去痛片和四环素等药物 ,数小时后面部及躯干出现红色斑点 ,皮疹渐增多并波及四肢 ,部分皮疹出现水 ,同时出现眼结膜充血及口腔糜烂 ,伴发烧、头痛、全身不适。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及其它慢性病史。体查 :T4 0 6℃ ,P12 0次 min ,R2 2次 min ,BP110 / 75mmHg ,急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