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43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292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82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4635篇
内科学   4783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5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871篇
综合类   6969篇
预防医学   154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028篇
  21篇
中国医学   137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1017篇
  2012年   1282篇
  2011年   1359篇
  2010年   1274篇
  2009年   1278篇
  2008年   1391篇
  2007年   1514篇
  2006年   1373篇
  2005年   1608篇
  2004年   1250篇
  2003年   1241篇
  2002年   1063篇
  2001年   966篇
  2000年   745篇
  1999年   546篇
  1998年   463篇
  1997年   449篇
  1996年   462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0 毫秒
61.
赵三明 《心脏杂志》2007,19(3):372-372
目的 观察心率震荡(HRT)与患者预后关联性。方法 采用Hoher监测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患者198例及52例正常人。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频发多源室早(VPB)组、偶发VPB组,并对各组间HRT(TO、TS)等参数与正常人对照观察。同时对室速患者HRT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性指标进行预测比较。  相似文献   
62.
黄佩霞 《心脏杂志》2007,19(3):366-367
目的 初步观察经食管电生理术对35例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意义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有心慌病患者35(男24,女11)例,年龄12—64(平均31.9)岁。HR120-234次/min,为明确诊断及治疗而行食管电生理术。结果 其中正发心动过速者14例,常规心电图不能诊断其心动过速的性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我们应用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技术对不同Killip分级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左室总体和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的对比分析。方法对照组15例(G0),前壁心肌梗死KillipⅠ级17例(G1),前壁心肌梗死KillipⅡⅢ级12例(G2)。利用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技术评价3组的左室总体和局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结果①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在LVEF,ESC 2个参数中,G1比G0有显著差异(P<0.05),G2分别比G1和G0有显著差异(P<0.05)。在PER、1/3EF、1/3ER 3个参数中,G2分别比G1和G0显著下降(P<0.05)。②左室总体舒张功能,在PFR、1/3FF、1/3FR、EDC中,G1比G0有显著差异(P<0.05),G2分别比G1和G0有显著差异(P<0.05)。③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在以LVREF为参数时,G1在4个节段比G0显著差异(P<0.05),G2在所有6个节段中比G1和G0均显著下降(P<0.05)。④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在以LVR1/3FF为参数时,G1在4个节段比G0显著下降(P<0.05),G2在所有6个节段比G0和G1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前壁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功能受损或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为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64.
王国飞  耿曙光  鲍勇 《心脏杂志》2007,19(6):745-745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与全身动脉硬化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增加,预示着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颈动脉超声的检测无创伤易于重复。本文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1对象和方法2002~2005年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294(男207,女87)例,发现高血压病程不超过一年,且未经规律治疗的患者,年龄40~82(67±8)岁。以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病诊断分级标准为依据,所有入选患者均记录病史,体格检查,空腹12h行血液生化检查,测定血脂、血糖。相继行颈动脉超声、…  相似文献   
65.
宽QRS波心动过速是指心电图QRS波时限超过120ms的心动过速,其70%为室性心动过速,另30%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两者的方法及心电图标准很多,其中Brugada提出的4步鉴别诊断方法简单明了,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66.
韩红梅 《天津护理》2005,13(2):104-104
血液病层流室的密闭性及隔离要求,使患者群体产生特殊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的情志表现,探明原由,因情施护,以融洽医患关系,使患者处于稳定的情绪之中,气血流畅,脾胃功能改进,增进食欲,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药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7.
雷小宁  聂媛媛 《山西中医》2009,25(10):22-2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气阴两虚、心脉痹阻型心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养心复脉汤。治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综合疗效、心电图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000);并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显著改善(P〈0.01)。结论: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综合疗效优于西医疗法,其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收益为,OR=0.14(95%CI=0.06~0.33),NNT=3(95%CI=2.18~5.24)。  相似文献   
68.
在理疗操作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从而缓解理疗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达到缩短病程、增强疗效、减轻病痛、节约医药经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预激综合征(WPW)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1930年Wolff、Parkinson、White首先报告在临床工作中一直倍受重视。WPW患者除了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外,并发心房颤动(Af)也较常见,发生率高达11%~39%。由于快速的心室率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有猝死的危险。现结合文献将其发生发展及心电图特征简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老年人猝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猝死是指年龄>60岁的老年人急性发病1 h内发生的非人为因素性的、自然发生的、未预想到的突然死亡.老年人猝死的病因,90%以上为心脏性病因且冠心病占70%~90%.诱发老年人猝死的因素很多,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为最主要的诱因.意识丧失伴抽搐、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断续至停止为老年人猝死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为老年人猝死最多见的心电图表现.迅速而高素质连续不间断的心肺复苏(CPR)、积极的心脏紧急救治(ECC)和正确的复苏后处理是老年人猝死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