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32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1300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2415篇
口腔科学   427篇
临床医学   2492篇
内科学   1184篇
皮肤病学   107篇
神经病学   361篇
特种医学   9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985篇
综合类   3385篇
预防医学   2795篇
眼科学   240篇
药学   1236篇
  4篇
中国医学   1154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222篇
  2010年   1036篇
  2009年   1104篇
  2008年   1813篇
  2007年   1471篇
  2006年   1286篇
  2005年   1369篇
  2004年   1265篇
  2003年   899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564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微型种植体支抗愈合期稳定性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不同愈合时间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应用种植体60枚,均分为种植即刻组、种植后1周组、2周组、4周组、8周组进行拉出实验和转矩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相关性分析愈合时间、最大剪切力、最大力矩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周与8周组最大剪切力分别为(179·68±24·65)N、(212·06±42·51)N;4周与8周组的最大力矩分别为(0·47±0·13)N·m、(0·61±0·16)N·m,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时间、最大剪切力、最大力矩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4周是种植体愈合期生物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时间点。8周内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与愈合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
<正> 这一代在缺少父(母)爱、靠自己照顾自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是构成我们这个国家未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村地区出现的“留守儿童”现象,我不知道国内有多少学者真正注意到了,又有谁真正去思考了这个问题。至少我的印象是,中国学界在热衷于将眼光投向世界形形色色的“新思维”的同时,却严重忽视了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的、关乎国计民生,且可能为某种理论提供重要资源的种种社会现象,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现象也不例外。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1.2亿农民“离乡背井”到城里打工,预计  相似文献   
34.
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螺钉拔出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两种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方法与经椎弓根固定方法的螺钉拔出强度,评价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新鲜胸椎标本4具,共32个肋骨-椎骨序列,根据螺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采用经椎弓根固定,B组采用经横突-椎体固定,C组采用经改良肋横突法固定。根据所用螺钉规格不同将其分为4种不同测试条件:D1,螺钉直径5.5mm,长度40mm;D2,螺钉直径5.5mm,长度45mm;D3,螺钉直径6.5mm,长度45mm;D4,螺钉直径6.5mm,长度50mm。测试3种固定方法下的螺钉拔出力,并做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D1条件下A组拔出力为787.0±119.3N,B组为706.2±109.4N,C组为616.1±82.3N,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2条件下A组拔出力为862.3±128.7N,B组为811.4±113.6N,C组为655.1±92.2N,A、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3条件下,A组拔出力为855.3±117.1N,B组为938.0±131.5N,C组为861.3±117.8N,A、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C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4条件下A组拔出力为864.3±120.9N,B组为959.6±135.2N,C组为941.2±115.4N,A组与B、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直径6.5mm、长度45~50mm的螺钉固定时,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螺钉拔出力优于椎弓根固定,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果。  相似文献   
35.
家兔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动物模型并进行相关研究.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家兔置于特制低头位框架中,低头角度为45度,每天1次,每次5小时;对照组除不低头外余条件相同.12周后分别进行颈椎X线、颈后部红外热像图、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以及颈后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观察.结果 模型组颈椎X线改变积分值实验后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模型组与对照组颈后部红外热像图有明显差异;模型组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家兔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后出现颈部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失衡.  相似文献   
36.
磷酸钙水泥填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抗旋转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磷酸钙水泥(CPC)填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抗旋转应力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克氏针固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18根人桡骨标本制备桡骨远端骨折伴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克氏针固定组、CPC固定组和CPC 克氏针联合固定组。设定扭转速度为5°/min,最大扭转角度为10°时停止。记录扭转刚度、10°内的最大扭矩及所对应的最大扭角。结果在10°的扭转范围内,CPC固定组、CPC 克氏针联合固定组的扭转刚度、最大扭矩均比克氏针固定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最大扭转角度分别为4.3°和5.0°,均比克氏针组(9.6°)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C固定组与CPC 克氏针联合固定组之间的扭转刚度、最大扭矩及最大扭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旋转角度小于4°范围内,CPC的抗旋转固定强度要比克氏针大,超过这个范围,骨水泥就会发生断裂,CPC的有效固定范围比克氏针要小。  相似文献   
37.
神奇的阴道     
正当性医学家们为爱液的成因困惑不解时,日本东京医学院妇产科医生龟田—谦和名古屋大学解剖教授室渡边仲三教授成功地揭开了这个谜。  相似文献   
38.
二夹板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生物力学测定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定与临床研究,探讨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和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在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取8个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前臂标本,每一标本分别作“无夹板”、“二夹板”、“四夹板”外固定,分别在正常扭转、正常分骨、截断分骨、截断扭转状态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实验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在临床研究部分,则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6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分别予以手法复位,两夹和四夹(连旋中板共五块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结果: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正常扭转状态下、截断扭转状态下与正常分骨状态下,“空白组”、“二夹组”与“四夹组”的组间差别均非常显著(P<0.01);截断分骨状态下、“空白组”、“二夹组”和“四夹组”的组间差别亦显著(P<0.05)。通过临床观察可见:“两夹组”和“四夹组”外固定效果接近,解除夹板后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为3-6个月。结论:实验研究表明:“二夹组”无论抗旋转或分骨方面都明显优于“ 四夹组”。而临床研究亦显示二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疗效满意,与传统的四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比较,具有简便、易掌握、疗效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9.
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在新生儿期,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多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儿童的健康愈来愈重视,因此,对新生儿的护理就成为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是对新生儿期几种常见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40.
蔡旭 《大众健康》2004,(12):50-50
大部分人在青春期便开始了性活动。在许多国家,未婚的男孩和女孩在15岁以前就有了性行为。在巴西、匈牙利、肯尼亚最近的调查表明,15至19岁的男孩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承认在15岁之前就有了性行为。在孟加拉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城市中88%的未婚男孩及35%的未婚女孩在他们18岁时已有了频繁的性行为;在孟加拉国的贫困地区,这一现象在男孩中为38%,女孩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