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5篇
  免费   580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302篇
口腔科学   799篇
临床医学   1183篇
内科学   37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3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8篇
综合类   2783篇
预防医学   627篇
眼科学   687篇
药学   1846篇
  33篇
中国医学   837篇
肿瘤学   256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350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的临床疗效。方法眼外伤、白内障手术中并发症和马凡综合征及不明原因所造成的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患者27例(29只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不同的手术方式取出晶状体,包括标准睫状体扁平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术、玻璃体切除联合应用全氟化碳液体角膜缘切口取出晶状体术等。结果29只眼脱位于玻璃体腔之晶状体均被成功地取出,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只眼矫正视力恢复至≥0.3,7只眼继发性青光眼,手术后除1只眼需局部用降眼压药外,眼压均得到控制;6只眼伴有视网膜脱离者,联合视网膜复位手术,使其复位成功;10只眼同期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29只眼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脱位于玻璃体腔之晶状体如果长期存留将会产生多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高眼压和炎症反应得到基本控制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情况,应用玻璃切除手术联合不同的手术方式,尽早及时地取出脱位于玻璃体腔之晶状体,对视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2.
采用在兔膝关节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的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模型,考察关节腔内长期多次注射玻璃酸钠对这种退行性改变的抑制和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玻璃酸钠对已造成退行性改变的关节软骨有减轻和改善其病变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对初步研制出的新型热压铸入型玻璃陶瓷材料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方法 经组分筛选,合成SiO2-AlO3-K2O-Na2O系玻璃陶瓷,应用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观察。  相似文献   
94.
玻璃酸钠又称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病是近年骨关节病治疗中的一个进步。1996年5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应用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骨关节病50例,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共50例病人,均为我院骨科和风湿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31例;年  相似文献   
95.
<正> 玻璃离子自70年代问世以来,由于它所具有与牙面呈化学性、物理性粘结、对牙髓刺激性小、颜色与牙齿相似、操作简便、价廉,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楔状缺损的修复,已收到良好的效果。1 一般资料我们从1989年以来使用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楔状缺损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25~76岁,病人最少有楔状缺损4颗牙齿,最多的有20颗牙齿,共540颗牙齿,随访时间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结节(pGGN)的HRCT征象对非附壁为主型浸润性肺腺癌(IAC)的诊断价值,寻找最优的影像学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A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86个病灶的HRCT影像资料。按病理诊断结果分组:附壁亚型为主组(48个结节,47例)和非附壁亚型为主组(38个结节,38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CT值、最大径、毛刺征、异常血管征、异常支气管征等HRCT征象。以是否非附壁为主型腺癌为因变量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影像学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非附壁为主型IAC的平均CT值、最大径水平高于附壁为主型IAC,非附壁为主型IAC发生异常血管征、异常支气管征、毛刺征的机率高于附壁为主型IAC(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平均CT值诊断非附壁为主型IAC的曲线下面积为0.877,灵敏度为0.895,特异度为0.729,其诊断效能高于其他指标。结论:平均CT值对HRCT表现为pGGN的非附壁为主型IA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最优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97.
背景:陶瓷材料因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与口腔组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高度美观性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良好的磨损性能对修复体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口腔修复陶瓷材料磨损性能机制及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选择适宜的陶瓷材料提供思路。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在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涉及口腔修复陶瓷材料磨损性能的相关研究。英文检索词为“dental ceramic material,wear property”,最终共纳入3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全瓷材料自身耐磨性均高于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全瓷材料中氧化锆陶瓷磨损性能最佳,美学性能较弱。②玻璃陶瓷中氧化锆加强型硅酸锂玻璃陶瓷磨损性能较好,但应用时间较短,长期疗效还有待更多的研究证实。③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中树脂纳米陶瓷材料磨损性能优于聚合物渗透陶瓷。④在后牙区全冠修复可选择氧化锆陶瓷,前牙区全冠修复可以根据患者的美学需求选择高透性氧化锆陶瓷或玻璃陶瓷。⑤贴面、嵌体和高嵌体修复可选择长石瓷、玻璃陶瓷和树脂陶瓷复合材料,但树脂陶瓷复合材料耐磨性差,需避免用于高应力承载区。⑥对牙本质暴露、氟斑牙和牙齿酸蚀症患者可考虑树脂纳米陶瓷材料,但这类患者适宜的陶瓷材料相关研究较少。⑦表面粗糙度对陶瓷材料的磨损性能有显著影响,临床口腔修复应用中采用良好的抛光表面可提高陶瓷材料磨损性能,而且对修复体进行定期复查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s,p GGN)的病理组成,并分析结节内各成分在形成CT值中的作用。方法分析59例p GGN的肺腺癌结节CT值与胶原纤维、弹力纤维、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肺泡间隔的关系。结果 59例p GGN中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 20例、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 19例、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 20例。其中AIS、MIA、IAC的结节最大截面直径均值分别为(0.73±0.33)、(1.15±0.37)、(1.48±0.46)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IS的CT均值(-667±114) HU,MIA的CT均值(-634±98) HU,IAC的CT均值(-495±136) HU,三组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T值与肺泡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线性回归关系,系数为正; CT值与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线性回归关系,系数为负。结论 p GGN中肺泡间隔及肺泡腔内巨噬细胞含量对CT值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GMP法玻璃化冷冻人胚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GMP法玻璃化冷人胚胎的可行性。方法选用IVF中多精受精的4-10细胞阶段的胚胎为研究对象,先后在玻璃化1液(10%乙二醇+10%二甲亚砜)和玻璃化2液(20%乙二醇+20%二甲亚砜+0.3M蔗糖)中分别平衡1mim和0.5mim,然后用GMP管虹吸胚胎直接浸入液氮。其结果与常规的程序化慢冻进行比较。结果GMP法的存活率、胚胎完整率、卵裂球存活率比程序化慢冻法更高(分别为94.4%对73.9%,P〈0.01;79.6%对33.9%,P〈0.01;91.6%对67.8%;P〈0.01),但卵裂球完全死亡率更低(0%对10、4%;P〈0.01)。结论GMP法玻璃化冷冻人胚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
可切削渗透陶瓷玻璃料对不同堆积密度氧化铝基体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可切削渗透陶瓷 (Infiltration of Machinable- infiltrated- ceramic,MIC)渗透玻璃在不同堆积密度氧化铝基体中的渗透情况及渗透后复合体的颜色表达。在 110 0℃保温 2 h,将玻璃渗透到不同堆积密度的氧化铝基体中 ,分别测得其渗透深度和颜色参数。扫描电镜观察玻璃—氧化铝复合体断面。玻璃渗透深度的平方与氧化铝堆积密度有直线负相关关系 ,最小渗透深度为 3.0 92 m m。复合体的颜色系数与氧化铝堆积密度无相关性。渗透复合体在断裂过程中可见 :裂纹偏转、晶体拔出和穿晶断裂。本实验证实 MIC渗透玻璃的渗透性能达到临床要求。渗透后的复合体颜色稳定 ,强度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