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541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7篇
  15篇
中国医学   146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自2008年2月—2013年10月,笔者运用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中的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做过心理测试,排除精神疾患(病变)及符合《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中失眠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106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变化,VAS评分和ADL评分变化,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BA和LVA的Vs、Vm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BA和LVA的Vs、Vm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后明显降低,而ADL评分和手指麻木评分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VA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手指麻木评分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5.51%)(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3.
64.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国峰 《江西医药》2012,47(2):128-129
目的探讨胆囊炎的病机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006年6月以来收治的120例胆囊炎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胆囊炎总有效率达9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联用抗生素治疗胆囊炎作用协同,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5.
1病历摘要 男,60岁。在其他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余,诊断为脑血栓。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中医门诊求治。有高血压史,3个月余。查体:血压180/95mmHg,左半身麻木、失去知觉、不能活动伴头晕头痛、痰多稠粘,口干而苦,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症属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瘀阻络,治以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活血化瘀,补阳还五汤加减。  相似文献   
66.
徐宏亮 《当代医学》2021,27(3):127-129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对冠心病不稳定型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和观察组(大柴胡汤加减),每组110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每博输出量(SV)、左房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值(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LVEF、SV、E/A值均高于治疗前,LVEDD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SV、E/A值均高于对照组,LVEDD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ET-1水平低于治疗前,NO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对冠心病不稳定型绞痛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4例,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宣痹汤加减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片治疗),均为4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2%,同对照组患者的76.19%相比,有一定优势(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疾病临床上宣痹汤加减具有良好作用,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合四物汤加减治疗妇科术后血虚发热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妇科术后血虚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补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用药3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6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左氧氟沙星联合补铁治疗基础上采用当归补血合四物汤加减治疗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左氧氟沙星联合补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9.
《中国药房》2017,(36):5106-5110
目的:系统评价桃红四物汤加减辅助治疗外伤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收集骨折整复后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试验组)对比单纯骨折整复(对照组)治疗外伤性骨折的相关研究,提取资料并参考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和3项临床对照研究,合计9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RR=1.35,95%Cl(1.24,1.47),P<0.001]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RR=5.59,95%Cl(1.30,24.14),P=0.02]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MD=-5.50,95%Cl(-6.45,-4.54),P<0.001]、红细胞沉降率[MD=-13.78,95%Cl(-15.97,-11.60),P<0.01]、全血黏度[MD=-1.03,95%Cl(-1.11,-0.95),P<0.001]、血浆黏度[MD=-0.24,95%Cl(-0.27,-0.21),P<0.01]、血细胞比容[MD=-12.12,95%Cl(-13.37,-10.86),P<0.01]和红细胞电泳时间[MD=-7.12,95%Cl(-7.88,-6.35),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辅助治疗外伤性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但会加重患者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减在治疗84例血虚风燥型风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就诊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皮肤科门诊的血虚风燥型风瘙痒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予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物汤加减治疗血虚风燥型风瘙痒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