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91篇
  免费   1938篇
  国内免费   1053篇
耳鼻咽喉   719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143篇
基础医学   1356篇
口腔科学   1228篇
临床医学   6026篇
内科学   1234篇
皮肤病学   1434篇
神经病学   267篇
特种医学   39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3696篇
综合类   11940篇
预防医学   3020篇
眼科学   5306篇
药学   4015篇
  88篇
中国医学   2893篇
肿瘤学   1156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942篇
  2022年   773篇
  2021年   963篇
  2020年   1046篇
  2019年   1025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1007篇
  2016年   1085篇
  2015年   1105篇
  2014年   2168篇
  2013年   1976篇
  2012年   2634篇
  2011年   2746篇
  2010年   2603篇
  2009年   2580篇
  2008年   2699篇
  2007年   2558篇
  2006年   2224篇
  2005年   2323篇
  2004年   2117篇
  2003年   1939篇
  2002年   1756篇
  2001年   1617篇
  2000年   1320篇
  1999年   1119篇
  1998年   927篇
  1997年   839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712篇
  1994年   521篇
  1993年   404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345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对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配戴接触镜史的-6.00 ̄-19.00D[(-9.56±3.44)D]高度近视患者49例(90只眼)进行LASEK治疗,按照角膜切削面距离角膜内皮层厚度分为两组,组1:35眼为275 ̄300μm,组2:55眼为300μm以上,各组患眼于术前和术后1、4、12周观察和分析中央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CCD)、变异系数和六角型细胞百分比。结果:LASEK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上述两项指标的变化与切削深度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性;LASEK术后六角型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其下降程度与角膜切削深度呈现显著正相关(P<0.001);上述三项指标的变化与切削面距离内皮层厚度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性。结论:LASEK术后早期对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可观察到的影响,表现为细胞形态的改变,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Greenlight 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of Prostate,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可行性。方法:PVP治疗108例BPH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8例BPH患者,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7.3±2.8ml/s,术后Qmax17.5±1.8ml/s;术前平均残余尿108ml,术后残余尿0~30ml;术前尿潴留留置导尿管48例,术后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29例(26.8%),9d后拔除导尿管62例(57%),余12d拔除导尿管。术后暂时性尿频、尿痛16例(14.8%),迟发性肉眼血尿6例(5%),暂时性尿失禁3例(2.7%),所有患者均无水中毒发生。结论:PVP治疗BPH手术安全、出血少、时间短、痛苦小、康复快,是理想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3.
丝裂霉素C防止LASEK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抑制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疗效。方法108例216眼行LASEK术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MC组56例112眼及对照组52例104眼。MMC组在激光切削完毕后用浸有0.02%MMC的棉片覆于角膜切削区1-1.5min;对照组采用常规LASEK手术。术后早期观察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1、3、6、12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Haze及角膜地形图。结果两组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12个月,MMC组Haz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未出现2级及2级以上的Haze;术后1年两组达最佳矫正视力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MC组中高于及低于最佳矫正视力1行的眼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C组术后1个月与1年的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EK术中应用低浓度MMC能有效抑制LASEK术后角膜Haze的产生,防止屈光状态回退,有助于视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介绍一种复合放射线遮挡材料,用于术中放射治疗照射野内重要组织器官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大型设备激光照相系统特别是图像控制器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日常维护提出了建议,本文用二个典型实例来说明如何对照相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及排除.  相似文献   
996.
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医用激光仪的特点,介绍了在采购医用激光设备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应用DR图像切割技术,探讨降低患者吸收剂量、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影像质量的途径。方法:选用不同大小的FPD照射野进行曝光,对诊断区外的影像切割后进行存储,在患者剂量、存储空间、影像质量等方面比较其与最大射野时的差异。结果:FPD受照面积分别为8×10英寸、10×12英寸、14×17英寸时,对应的与射野等大的存储文件大小分别为3.96MB、8.58MB、15MB,切割后存储文件最小分别可达2.1MB、5.2MB、7.5MB;与板等大照射野吸收剂量分别是2.16 dGy、10.61 dGy、2.78 dGy,与诊断区等大照射野吸收剂量分别为1.64 dGy、6.71 dGy、1.61 dGy。结论:在应用DR进行摄影时,缩小照射野至诊断区大小,并对图像进行切割,可以降低患者吸收剂量,节省存储空间,并提高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998.
张晃 《医疗装备》2006,19(12):51-52
通过柯达100XLP型激光相机的两例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介绍了该机两故障检修分析过程及造成该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9.
对传统医学针刺穴位本质的探讨,是一个世人瞩目的重大的课题。在探索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机理的过程中,本文作者在提出“物理换能器”和“生物换能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换能学说”,并详细地介绍了换能疗法及其相应的换能器。作者认为,换能疗法就是换能效应因素通过人体生物换能器而发挥着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生物换能器广泛分布于人体,存在于血液、不同组织部位以及体表。作者还设想,传统医学针刺的“穴位”可能就是人体生物换能器密集存在的部位;“阿是穴”可能是广布于机体的稀疏散在的生物换能器部位。可将传统医学针刺疗法与生物换能器联系起来,从生物换能器的角度认识和揭示传统医学针刺疗法治疗机理的可能性,为此,针刺疗法可被看作是换能疗法的一种。某些治疗设备,可能就是在换能疗法中,产生各种物理性换能效应因素(光、电、声、磁和机械能等)的物理换能器。某些外敷的治疗方法,也可能就是换能疗法。作者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换能疗法中,治疗作用的出现与作用于循环血液的途径和物理能量种类(效应因素)的关系不紧密,重要的是效应因素的低能量或“微量级”剂量是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介绍He-Ne激光沿经络自动照射仪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激光与组织相互作用的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提出了该仪器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