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4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80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372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775篇
内科学   44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2254篇
预防医学   82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128篇
  6篇
中国医学   509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与高脂喂养幼兔主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发展的关系。方法2月龄家兔随机分成普通饮食组(A组,n=6)与高脂喂养组(B组,n=11)。分别饲喂高脂饲料与普通饲料。动态测定血脂水平、血浆LPA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另于各个时间点选取B组中兔一只,处死,进行胸主动脉病理学检查。结果高脂喂养1~2周动脉内膜显示微观结构改变。脂质条纹(FS)形成于高脂喂养第4周并进行性加重。血脂水平自高脂喂养1周后即显著升高,以后进行性升高。血浆LPA水平于FS形成前期即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血清NO,MDA水平及SOD活性均在FS形成中后期发生显著改变。结论测定高脂饮食哺乳动物血浆LPA水平,同时结合血清NO,MDA水平及SOD活性可预警并判定主动脉脂质条纹性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2.
砷化氢为剧毒气体,急性中毒时以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同时可兼有心、肺、肝、胆、脑等重要脏器受累的全身性疾病,若诊治不当或中毒剂量大,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达60%~100%。1998~2005年在23例职业性急  相似文献   
33.
溶血磷脂酸(LPA)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密切相关。磷脂磷酸水解酶(LPP)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限制溶血磷脂酸信号系统,终止受体介导的溶血磷脂酸及相关复合物所引起的传递功能。磷脂磷酸水解酶通过影响溶血磷脂酸的代谢,或干扰溶血磷脂酸信号传导系统,显示出高度的降低胞外溶血磷脂酸的倾向性,有望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4.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人类最常见的酶病。缺乏G6PD的红细胞无足够的能力破坏过氧化物,并对溶血有较高的易感性。Pycnogenol是用法国海岸松树皮制得的含原花青素和双黄酮类成分的干浸膏,作者研究了该制剂是否能预防缺乏G6PD的红细胞免受溶血损害。  相似文献   
35.
目的:考察两性霉素B/聚乙二醇-聚谷氨酸(AmB/PEG-PBLG)纳米球是否能降低AmB的溶血毒性.方法:超微透析法制备AmB/PEG-PBLG纳米药球,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溶血率.结果:AmB/PEG-PBLG纳米药球平均粒径142.1 nm,载药量27.55%;溶血率从低到高依次为:PEG-PBLG空白纳米球、脱氧胆酸钠、AmB/PEG-PBLG纳米药球、AmB注射液.结论:AmB/PEG-PBLG纳米药球能有效降低AmB的溶血毒性.  相似文献   
36.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是以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血小板减少三大症状为特点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死亡率高,预后差。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8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例中男6例,女2例,男女之比为3:1;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6个月1例,<l岁1例,~3岁2例,~7岁4例,平均年龄4岁8个月。1.2临床表现:有前驱病史7例,其中呼吸道感染4例、腹泻2例、皮肤感染1例。症状及体征:精神萎靡6例,神志模糊2例,躁动2例,头痛2例,抽搐3例,呕吐7例,腹痛2例,消化道出血6例,面色苍…  相似文献   
37.
原惠 《陕西医学杂志》1996,25(3):140-141
对门诊282例妊娠16周以上的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进行检查,抗体效价超过正常者21例,经过产前积极治疗,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DN)4例治愈,这对优生,优育提供了有效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38.
目的:自80年代以来,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已成为一种有用的治疗方法。它有若干临床适应证,也有一些轻微副作用,如头痛、发热和畏寒等,但无多大危害,有些特殊制剂导致全身各系统少见的副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ivIg治疗所致血液学、感染和免疫学方面的并发症,中枢神经、肾脏和呼吸系统的表现,以及适当应用ivIg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抢救治疗HUS11例,分析诊断与抢救治疗情况。结果:轻症及早期进行透析治疗的效果好,对于不典型的病例易于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时间,影响预后。结论:对本病要早期诊断、早期采用透析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0.
本文对被动吸烟的小鼠体内腹腔MΦ的吞噬功能和SRBC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用万能显微镜观测了腹腔MΦ,计算其吞噬率、吞噬指数和消化能力;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了溶血素水平。结果证明,实验组小鼠噬腔MΦ的吞噬率。吞噬指数与消化能力均较不吸烟鼠显著降低(P<0.01),吸烟与不吸烟鼠间的血清半数溶血值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实验说明,侧流烟雾对小鼠腹腔MΦ及抗体形成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