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3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3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083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3篇
  5篇
中国医学   35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学认为,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肺气之宣肃、脾之升清、肝气之疏泄、肾气之开阂:若上述脏腑有病,均可引发肛门病变。正如《血证论》中论述:“魂门之病,有由中气下陷,湿热下注者;有由肺经遗热,传于大肠者;有由肾经阴虚,不能润肠者;有由肝经血热,  相似文献   
12.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婴幼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脾胃素虚,易感外邪,蕴结肠胃而致腹泻。婴幼儿腹泻临床以湿热型多见.据《伤寒论》记载,葛根苓连汤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为治疗湿热泻泄常用方荆,临证予以加昧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中医内科学》腹痛湿热壅滞证治的商榷四川省绵竹县医院梁开发(618200)《中医内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1985年版)腹痛之湿热变滞证,治法是泄热通腑,代表方是大承气汤加减,列举的主证是腹痛拒按、胸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清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儒数等。笔者认为,作为教科书,从理法方药规范严谨上讲,似有商榷之处。不当处请同仁们教正。1湿热銮滞证不等于是湿热化燥后的热结腑实证《中医诊断学》(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说:“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住、病性、病机、病势及邪正斗争强弱等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是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本质的揭示。”因而可见,湿热变滞证与湿热化燥后的热结腑实证,它们揭示的本质是有差别的。前者的病因是湿热,病理特点是湿热銮滞,肠道气机阻塞,肺气不通;后者的病因是燥热,病理特点是湿热化火化燥,津伤热结,腑实不通。湿热已不是该证当时的主要原因,只是先前的原因了。《湿病学》讲道:“一旦湿热完全化火化燥治则与一般湿病相同。”既然治同一般湿病,其证候自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湿热之候了。前者证候特点当见腹痛,大便演滞不爽、苔黄腻、脉儒数;后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2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与开放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观察,试验病例为300例。结果: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为87.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P<0.05)。对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所致的胁肋胀痛、身目俱黄、烦热口苦、脘闷腹胀、恶心纳呆、神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溏滞不爽或秘结等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总有效率为9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疗效稳定。与降酶灵胶囊、乙肝解毒胶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解毒胶囊对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使用安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英土苓汤治疗盆腔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时银 《四川中医》2005,23(2):68-68
目的:观察公英土苓汤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公英土苓汤(蒲公英、土茯苓、焦黄柏、丹参、薏苡仁、炒苍术、炒白术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治愈35例,显效1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公英土苓汤对湿热蕴积下焦、侵袭胞宫所致的盆腔炎具有清利湿热、排除毒邪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荣宗教授从医和执教数十年,学验俱丰,临床上善治肠病.老师云:慢性结肠炎病因虽多,归根结底还是以免疫力差为主.据临证所见,其病机以脾虚气弱,运化失职为本,湿滞、热郁、气血不调为标.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5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原发性痛风的疗效。方法:51例病例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4型,以基本方(苍术、黄柏、怀牛膝、薏苡仁等)辨治。结果:总有效率为88.2%。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祥齐 《河南中医》2009,29(11):1127-1128
湿热下注、气滞血瘀、寒凝肝脉、肝胃阴虚、脾肾阳虚5个证型探讨了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型论治,拟定了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益肾、滋阴清火、温经散寒的基本处方,但临床应随证变通,灵活运用各种治法,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祛邪补虚,标本同治,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健脾和胃疏肝法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覃洁梅 《河南中医》2009,29(2):168-169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疏肝法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依从性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健脾和胃疏肝法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吗丁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8.2%,两组疗效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各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疏肝法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湿热痹颗粒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来观察湿热痹颗粒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湿热痹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Mtb免疫SD大鼠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通过定期测定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足爪肿胀度并评定炎症积分,观察湿热痹颗粒对模型大鼠关节炎症的抑制作用.结果 湿热痹颗粒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少醋酸刺激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二甲苯所引起的耳廓肿胀(P<0.05);显著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足爪肿胀程度、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及关节炎症积分(P<0.05或P<0.01).结论 湿热痹颗粒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且以高剂量组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