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26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715篇
预防医学   272篇
药学   314篇
  5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通过对我科行人工气道术50例颅脑损伤患者并采用持续气道湿化,观察总结有如下特征:持续气道湿化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湿化效能稳定,大大提高了气道湿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减少刺激性咳嗽的发生和痰痂的形成及气道出血的发生机会,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插管时间,提前封管及拔管的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患者增加了自信心。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精密输液器的使用对高压氧治疗中气管切开插管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7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均采用精密输液器进行气道湿化,观察其治疗前和治疗第1、3、5、10天的刺激性咳嗽、痰阻次数、吸痰量、吸痰次数等指标。结果:至治疗后10天,患者的刺激性咳嗽、痰阻次数、吸痰量、吸痰次数等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痰液粘稠度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使用精密输液器能达到理想的湿化效果,降低了患者的高气道反应,减少了对气道的刺激,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为解决目前普遍使用的氧疗设备中湿化液染菌为病人带来的安全问题、气过水声产生噪音对病人睡眠的影响及吸氧过程中出现的咽部不适感,应用零感OT-MⅡ型一次性使用加湿吸氧管,它以无任何噪音湿化、彻底解决输氧系统导致的交叉污染、减轻临床护理工作负担等特点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道湿化方式对产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山东省交通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呼吸道湿化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一次性呼吸机湿化管道进行湿化,观察组采用双加热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进行湿化。观察两组患者VAP发生率、降钙素原(PCT)和肺部感染指数(CPIS)水平、住院时间和血液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PCT和CPIS水平、体温、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单核细胞比、X线胸片阳性率和下呼吸道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加热密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可降低机械通气产妇VAP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探讨氧气湿化瓶最有效的消毒、保存方法,减少湿化瓶的污染。既能减少吸氧患者感染的机会,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能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对ICU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阻肺患者并且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持续鼻导管供氧,试验组予以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在治疗后4 h、24 h,两组RR、PaCO2均降低,PaO2、PaO2/FiO2均提高,但试验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在治疗后72 h,两组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再插管率与VAP发生率分别为0、3.33%,对照组分别为13.33%、2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慢阻肺的效果满意,可尽快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再插管及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研究需求满足式护理对提高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及舒适度的价值。方法将纳入本院胸外科机械通气使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唱歌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了需求满足式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情况、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日吸痰次数与日湿化液滴入量分别为6.67%、(2.68±1.27)次/d、(185.73±56.89)mL/d,均优于对照组的17.14%、(5.41±2.17)次/d、(113.56±43.75)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73±0.25)分、(8.86±0.37)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42±0.27)分、(8.45±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需求满足式护理可优化胸外科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的舒适度与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氧疗方法对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RICU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34例。人工气道脱机后,A组采用常规面罩湿化氧疗法,B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仪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氧疗前及氧疗后24 h的浓痰率、再插管率、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心率(HR)。结果氧疗后24 h,两组患者的浓痰率均下降、再插管率均上升,且B组的浓痰率、再插管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后24 h,两组患者的SPO_2、PaO_2/FiO_2均上升,HR、PaCO_2均下降,且B组的SPO_2、PaO_2/FiO_2明显高于A组,HR、PaCO_2均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对于RICU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痰液稀释作用更为显著,可大幅提高SPO_2、PaO_2/FiO_2,降低HR、PaCO_2,减少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不同通气方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PS治疗,NCPAP组(n=36)采用鼻塞式持续性正压通气(NCPAP)治疗,HHFNC组(n=36)采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结果与NCPAP组比较,HHFNC组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气三凹症、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提前,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开奶时间亦明显缩短(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2 h 2组p(O_2)、Sa(O_2)、氧合指数逐渐升高,p(CO_2)逐渐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72 h HHFNC组Sa(O_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NCPAP组(P均0.05)。HHFNC组鼻损伤、CO_2潴留、腹胀患儿比例明显低于NCPAP组(P均0.05)。结论 PS联合HHFNC通气法治疗NRD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呼吸状况,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儿机体摄氧能力及气体交换功能,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