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80篇
  免费   867篇
  国内免费   304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539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7702篇
内科学   1218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22篇
特种医学   8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77篇
综合类   10135篇
预防医学   1937篇
眼科学   174篇
药学   4494篇
  67篇
中国医学   2124篇
肿瘤学   410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632篇
  2022年   591篇
  2021年   880篇
  2020年   854篇
  2019年   931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962篇
  2016年   927篇
  2015年   1035篇
  2014年   2038篇
  2013年   2022篇
  2012年   2444篇
  2011年   2526篇
  2010年   2266篇
  2009年   2037篇
  2008年   2069篇
  2007年   1823篇
  2006年   1441篇
  2005年   1505篇
  2004年   1217篇
  2003年   1108篇
  2002年   848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自2001年5月以来,我院做的57例64个下肢静脉造影的观察,进一步认识了造影方法及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的X线表现,诊断方法通过本组资料可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部位,范围和血栓的X线特征。  相似文献   
72.
危重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VT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儿应用股静脉插管。诊断DVT后均接受抗凝,祛聚综合治疗。4例行溶栓治疗;10例全部治愈,随访9例无复发,1例固原发病行截肢。结论:DVT在儿科发病率低,中心静脉插管是儿科DVT的主要危险因素,综合应用溶栓、抗凝及祛聚治疗,效果良好,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 方法 38例DVT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12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按我院疗效观察标准:治愈,造影检查示血栓完全溶解,静脉壁光滑;显效,静脉回流通畅,静脉内有附壁血栓,管腔内径≥2/3;有效,静脉内仍有血栓残留,管腔内径<2/3;无效,造影检查示静脉回流不通畅. 结果 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4例随访3~24个月,其中3~6个月7例,7~12个月12例,13~24个月15例,血栓复发2例,经再次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部分再通. 结论 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ICU危重患者分为PICC组(40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0例),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PICC组较锁骨下静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92.5%vs 75.0%,χ2=4.501,P=0.034),穿刺时间短[(15.7±5.3)min vs(23.9±6.3)min,t=-6.263,P=0.00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0.0%vs 27.5%,χ2=4.021,P=0.045).结论 PICC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在危重患者中PICC置管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75.
患者男,63岁。因发现颈部肿块5个月,伴咳嗽、气促1个月入院,经检查确诊为:左上肺周围型肺癌,在本院行光子刀放疗及化疗一疗程出院,于2003年11月24日因胸闷、气促再次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110次/m in,呼吸22次/m in,血压108/66m m H g。面色苍白,端坐呼吸,左侧胸部略隆起,呼?..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支架置人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009年3年间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支架置入术后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监测生命体征,抗凝治疗,降低颅压,患者均正常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抗凝治疗,防治颅内压增高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王金碧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7):819-819,824
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科对132例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PICC使用过程中的异常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ICC使用过程中的异常问题及护理措施,提高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1月在我科放置PICC导管的6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成功置管61例,1例送管未成功.其中贵腰静脉55例,正中静脉6例,头静脉1例.发生静脉炎4 例,置入颈内静脉1例,导管部分脱出1例,导管堵塞2例.62例患者除2例危重患者非导管原因死亡外,均顺利出院或完成化疗周期,正常拔管.结论 针对PICC常见异常问题,进行预防及处理,可提高PICC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9.
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以男性患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其中斜疝约占全部腹股沟疝患者的85%~95%[1].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方式为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修补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开展了应用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我院自2002年起开始应用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至2008年12月已进行75例,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0.
美国医师学会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诊疗指南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医师学会和美国家庭医师委员会近期公布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指南。该指南的目的是总结现有的证据,主要是针对初级医疗保健人员提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合理建议,帮助临床医师理解和应用不同的诊断工具,如D-D imer和超声,以及识别高危的临床特征。VTE包括DVT和PE。根据美国的资料,每年发生的VTE约60万例,因漏诊未得到治疗的患者中,26%将发生致命性血栓事件,还有26%的患者再次发生非致命性血栓事件而最终致死。存在于膝以上的血栓易合并PE,小腿部的血栓发生PE的风险较低,但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