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8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687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2篇
  1篇
中国医学   84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探讨通过膀胱镜注射无水乙醇加等离子电切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4例浅表性膀胱肿瘤(B1期以内)患者,通过专用注射针于瘤体及距基底1.5cm范围注射无水乙醇,在电切瘤体后于创面再注射少量无水乙醇。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完成注射及电切;电切范围及界限清楚,出血少,术后配合膀胱灌洗可减少肿瘤复发。结论:利用无水乙醇可脱水凝固而直接引起组织缺血坏死的作用,使残存的瘤体组织坏死脱落,增强了电切的效果,随访显示减少了肿瘤的复发,临床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总结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TURBT)切除膀胱肿瘤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90例 ,肿瘤单发 4 0例 ,多发 5 0例 ,病理分级 G1 级~ G2 级 ,分期 T1 期~ T2 期 ,肿瘤直径 0 .2 cm~ 3.0 cm。结果 :总复发率 2 7.8% ,手术均一次成功 ,术中出血少 ,视野清晰 ,未见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切除膀胱肿瘤 ,操作简单 ,疗效确切 ,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和胃止痛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方法随机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口服和胃止痛丸每次10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三九胃泰冲剂,每次10g,每日3次,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结果和胃止痛丸组治愈率为67.2%,显效率26.4%,总有效率99.2%,幽门螺杆菌转阴率48.3%,对照组分别为45.2%、24.2%、80.6%、1.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和胃止痛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  相似文献   
64.
对997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活检、病理及幽门螺杆菌(HP)含量密度分级,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胃粘膜病变中HP感染率为74.9%(747/997),高于文献报道,这可能与本院病人多来自林区、农村,其经济、卫生条件、文化素质较差有关。HP测定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溃疡病其HP感染高于其他胃粘膜病变,而在HP感染病人中,糜烂性胃炎和溃疡其HP感染密度显著高于其他胃粘膜病变(P<0.01),随着胃粘膜病变的加重、恶化,HP的检出率、密度渐降低,甚至缺如。早期彻底清除HP是防治胃粘膜病变进展及恶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多年来,笔者采用四合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80例,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胃部炎症、杀灭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中有关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①病程迁  相似文献   
66.
我们于2001~2003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疣状胃炎又称隆起糜烂型胃炎、痘疹性胃炎,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将其归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伴发表现。其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将我院1998年-2002年检出的128例疣状胃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随机活检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的影响。方法:从2001年3月到2003年7月对184例浅表性膀胱,行214人次TURBT 多处随机活检,活检处包括膀胱左右侧壁,顶部,底部,三角区和异常黏膜,共获得214份标本。结果:在214份活检标本中,病理检查异常的有:移行细胞癌11例(5.1%),原位癌14例(6.5%),辞状化生10例(4.6%),膀胱炎50例(23.3%),不典型增生10例(4.6%)。其中,有6例因膀胱活检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我们认为,活检有利于对肿瘤分级,确认高危患者,并为TUR术后选择辅助治疗或膀胱根治切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唐传铁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127-128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较高,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消灭Hp、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但慢性胃炎病程长,西药治疗效果有时并不显著,或短期内有显著疗效,但容易复发,部分药物副反应较大不易让患者接受。祖国医学上无慢性胃炎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反酸""、呕吐"等范畴。其治疗历史经验较丰富,疗效突出。笔者在工作期间运用经验方"香砂白及汤"治疗脾胃病,取得  相似文献   
70.
郝芳 《护理研究》2012,26(5):406
溃疡性口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口腔不洁、黏膜干燥等均可导致病菌的繁殖,主要是口腔黏膜自限性、浅表性溃疡,好发于唇、颊、舌缘等部位,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以婴幼儿多见,患病后可表现为拒食、流涎、烦躁等.我科将云南白药用于溃疡面的护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