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15篇
  免费   2851篇
  国内免费   2068篇
耳鼻咽喉   325篇
儿科学   872篇
妇产科学   132篇
基础医学   1277篇
口腔科学   780篇
临床医学   10157篇
内科学   5991篇
皮肤病学   182篇
神经病学   356篇
特种医学   15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6300篇
综合类   17896篇
预防医学   4757篇
眼科学   212篇
药学   8643篇
  84篇
中国医学   8888篇
肿瘤学   1349篇
  2024年   489篇
  2023年   1663篇
  2022年   1376篇
  2021年   1682篇
  2020年   1544篇
  2019年   1564篇
  2018年   803篇
  2017年   1344篇
  2016年   1563篇
  2015年   1972篇
  2014年   3271篇
  2013年   3142篇
  2012年   4091篇
  2011年   4434篇
  2010年   3880篇
  2009年   3776篇
  2008年   4048篇
  2007年   3725篇
  2006年   3510篇
  2005年   3577篇
  2004年   2759篇
  2003年   2682篇
  2002年   2174篇
  2001年   1947篇
  2000年   1602篇
  1999年   1172篇
  1998年   1067篇
  1997年   1007篇
  1996年   879篇
  1995年   728篇
  1994年   616篇
  1993年   415篇
  1992年   348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以减少腹外伤肠脱出后的二次损伤,提高预后效果。方法:该装置包括碗状主体和固定带2个部分,固定带对称安装于碗状主体上,两侧缝合有用于连接固定的魔术贴或衔接扣。碗状主体由中间端的基部、基部上下端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碗底的十字开关及碗底内部的储液盒组成。所用材料为透明医用橡胶或硅胶一体成型。结果:该装置能够持续为脱出肠组织提供保护空间及湿润环境,减轻了肠壁损伤,提高了保护效果。结论:新型肠脱出固定保护装置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为腹外伤肠脱出伤员的快速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在急救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肠道手后合并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病死率较高,但并不多见。我院自1985~2000年期间,发现此症4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性,年龄35~72岁,2例腹部碾压伤回肠破裂,1例腹部刀伤回肠破裂,均行修补术,1例结肠绞窄梗阻肠破裂,行双腔造瘘术。术后出现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发生  相似文献   
993.
肠腺病毒ELISA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94.
崔金虹  薛辉 《医学信息》2007,20(9):1653-1655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46例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75例,对照组(家庭喂养饮食)71例,入院后72h及21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和残障程度评分(rnRS).进行比较。结果住院21d,研究组的NIHSS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BI指数90dmI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卒中神经功能的近期预后,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能荻益。  相似文献   
995.
应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老年大鼠切牙造牙本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该细胞核出现凹陷和切迹,常染色质减少,异染色质增加。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扩张,变短,线粒体水肿,嵴断裂,最后空泡化,高尔基复合体由复杂到简单,最后消失。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利用平衡致死系统构建表达O157:H7 EspA 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方法 构建表达EspA的重组质粒,再将其转入终宿主菌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550 株中构建成口服活疫苗株,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n-blot检测Esp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重组菌体外培养的稳定性.结果 利用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构建了表达O157:H7 EspA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经Tricine-SDS-PAGE电泳出现了1条Mr约21 000的蛋白条带,Westen-blot检测能与抗EspA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且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条件下体外能稳定地繁殖、生长和传代.结论 表达O157:H7 EspA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构建成功,为发展口服抗EHEC O157:H7的疫苗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治疗大肠杆菌内毒素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研究金银花主要成分绿原酸对正常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1、3、6、9h后的NO和ET-1分泌量的影响,以及对经大肠杆菌内毒素作用1h后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于3、6、9h后的NO和ET-1分泌量的影响.结果:绿原酸有效地抑制了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ET-1和NO的比值升高.结论:绿原酸对内毒素作用下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从我国腹泻病患者中首次分离肠集聚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9.
四种无胃真骨鱼肠道L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潘黔生  方之平 《解剖学报》1995,26(1):81-84,T01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用高血糖素抗血清对鲢,鳙,团头鲂,银鲫的肠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4种鱼肠道中均显示出L细胞,分布密度各不相同,鲢肠只发布最多,银鲫肠中最少,L细胞位于肠褶各部,染色深褐,细胞以两端皆具突起的梭形细胞为主,多位于肠上皮细胞之间并与之平行,亦有少数末见突起的椭圆形细胞,多分布于上皮基部近基膜处,部分L细胞横卧于上皮基部与基膜贴近,突起伸向相邻细胞。少数L细胞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检测双歧杆菌对人肠腺上皮细胞 β 防御素 2基因的激活作用及其活性组分。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和Northern杂交检测HT 2 9细胞hBD 2mRNA的表达 ;采用超声破碎细胞、超速离心、蛋白萃取等方法分离双歧杆菌胞壁蛋白质成份。结果 :RT PCR和Northern杂交分析显示 ,在正常培养条件下HT 2 9细胞无可见的hBD 2mRNA表达信号 ,但在双歧杆菌菌体、细胞壁和胞壁蛋白刺激下均检测出显著的hBD 2mRNA表达。结论双歧杆菌能诱导人肠腺上皮细胞hBD 2基因的表达 ,双歧杆菌胞壁蛋白可能是其诱导作用的活性组分。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