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5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615篇
内科学   20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550篇
预防医学   34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48篇
  30篇
中国医学   29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对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1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加以治疗,而观察组予以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加以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相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给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加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2.
黄慧 《山东医药》2014,(25):59-60
目的:探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新生儿MAS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S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0、24、48 h的肺顺应性值( C值)、氧合指数( OI)、呼吸指数( RI),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后24、48 h的C值、OI、RI均明显降低(P<0.01或<0.05),以观察组降低明显(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降低(P均<0.05)。结论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PS治疗新生儿MAS可改善患儿的肺氧合能力,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分泌性中耳炎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择我科室2017年7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集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每组各35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过盐酸氨溴索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病情改善情况显著,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64.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我们发现当连续输入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时,输液器头皮针管道中液体立即呈乳白色絮状物,立即停止注射,拔出头皮针并更换,继续输液,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未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现具体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用于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哮喘患儿中随机选择了45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4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附加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身体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5);观察组患儿在身体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都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儿差异(p〉O.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哮喘疾病过程中,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进患儿身体迅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治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脑卒中后并发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7d 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氧合指数(PaO2/ FiO2)等。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d 后,观察组 PaO2、SaO2以及 PaO2/ Fi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辅治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4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采取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与机械通气参数变化,观察2组息儿所需的给氧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87.88%(2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2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5.28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3 d后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4.02±1.01)kPa vs.(6.05±1.28)kPa],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氧分压(PaO_2)、pH值高于对照组[(455.24±25.21)mmHg、(12.03±3.13)kPa、(8.97±1.21)vs.(406.02±27.18)mmHg、(9.07±1.36)kPa、(8.01±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52、7.627、4.983、6.553,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频率(F)、呼气末正压(PEEP)、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_2)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36±7)次/min、(3.21±0.55)cmH_2O、(16.98±3.01)cmH_2O、(7.98±2.01)cmH_2O、(0.37±0.04)%vs.(40±8)次/min、(3.82±0.76)cmH_2O、(19.04±3.62)cmH_2O、(9.87±2.88)cmH_2O、(0.48±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5、2.162、2.514、3.135、5.399,P<0.05)。观察组患儿的给氧时间、CPAP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2.23±2.41)d vs.(15.31±2.37)d,(4.02±1.03)d vs.(6.06±1.31)d,(18.45±4.81)d vs.(24.11±6.61)d],但观察组患儿所需的治疗费用(3.14±0.27)万元明显比对照组(2.60±0.21)万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明显差异(t=5.235、7.032、3.977、8.948,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有着良好的疗效,但盐酸氨溴索治疗费用相对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经济负担,从经济实惠角度出发,可作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辅助性药物。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患儿血清中的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140例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确诊为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70例患儿为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另外7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以平吸为主。治疗1周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和患儿血清中GAS、MOT、SS的变化。结果经过1周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早饱、上腹胀满、上腹痛、恶心、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胃痛隐隐等症状相对于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退热时间、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血清中的GAS、SS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MOT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GAS、MOT、SS 3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临床上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9.
《黑龙江医学》2017,(3):263-264
目的评估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对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桂林市人民医院从2015-01—2016-08间入院治疗的85例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包括吸氧、镇咳祛痰、维持体液平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呼吸指数及肺顺应性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呼吸机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指数及肺顺应性,预后良好,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小儿重症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酚妥拉明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B组症状缓解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82.0%,B组总有效率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及酚妥拉明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其各种不适症状,加快治疗速度,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