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7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30篇
内科学   447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69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2542篇
预防医学   623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4209篇
  14篇
中国医学   6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558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疗效。方法 11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8例,观察组予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予甲硝唑+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8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入院时间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案为主,联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乙胺丁醇;对照组为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乙胺丁醇方案,疗程各为2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1.36%(27/44)、84.09%(37/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1%(16/43)、58.14%(25/43)(P〈0.01或〈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空洞闭合率为61.36%(2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1%(16/43)(P〈0.01)。治疗组病灶吸收有效率为52.27%(2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58%(11/43)(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方案有助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和痰菌阴转。  相似文献   
993.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同时合并营养不良、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易继发感染。因此抗生素的应用不可避免,现将我院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尿毒症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并发脑病的15例患者进行分析。临床资料 1.一般资1料:15例患者均为我科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3-76岁。全部采用碳酸氢盐透析,  相似文献   
994.
林诚  吴克利 《海南医学》2009,20(1):141-142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39岁,因发热2周于2008年6月6日入院。呈间歇性发热,体温最高达37.8℃。伴有轻度头痛,无畏寒、咽痛,无咳嗽、咳痰。在门诊予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甲肟等药物治疗后未见好转。入院查体:T36.5℃,P70次/min,R20次/min,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未见焦痂;门诊腹部B超提示胆囊壁上胆固醇结晶,泌尿系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95.
1病例 男患,60岁,因腹痛腹泻1天到诊所就诊,开了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此药2粒,回到家中,1小时后,觉全身发红瘙痒,接着觉胸闷、头晕,急来我院急诊,测血压为60/40mm-Hg,意识模糊,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4次/分,律齐,心音低,腹软,既往健康,否认药物过敏史。就诊时血常规:白细胞13.1×10^9/L,中性细胞比率92.6%。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肌肉注射,又将地塞米松10mg加入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0分钟后症状减轻,30分钟后头晕胸闷消失,测血压为130/80mmHg,心率96次/分,律齐。继续观察3小时,生命体征平稳,随访半个月,一直无异常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纯中药温通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中药温通散外敷,每日2次;对照组58例,给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注射液静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通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118例患者分为A组60例,用莫西沙星注射液0.4g,静滴,每日1次,3~5天后改用莫西沙星片0.4g,口服,每日1次,总疗程7~14天;B组58例,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结果:A、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6.9%。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和评估含左氧氟沙星加微卡的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含左氧氟沙星、微卡化疗方案,对照组不含左氧氟沙星、微卡化疗方案治疗,疗程18个月,观察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完成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78.9%vs 56.8%),病灶吸收率(81.6%vs 59.5%),空洞闭合率(57.7%vs 39.1%)的各项观察结果均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改善率(92.1%vs 5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6%、35.1%,1年随访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5.3%、1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微卡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确切,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99.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果林  欧伟红  蓝雪容 《河北医学》2009,15(9):1075-107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出现左氧氟沙星ADR患者70例进行研究,总结分析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类型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本组年龄〈60岁患者有25例(35.71%),年龄≥60岁患者有45例(64.29%);静脉用药发生ADR患者64例(91.43%),口服用药者6例(8.57%);联合用药致ADR 52例(74.29%),单独用药18例(25.71%)。本组皮肤反应25例(35.71%),发生率位居首位;其次为消化系统15例(21.43%),全身性损害12例(17.14%)等。所有患者经调整滴速、停药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左氧氟沙星ADR发生率日趋升高,临床医护应积极掌握其相关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措施,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诺氟沙星滴耳液中两组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诺氟沙星滴耳液中诺氟沙星和丙酸倍氯米松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5 mol.L-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3.0)-注射用水,梯度洗脱。结果:诺氟沙星和丙酸倍氯米松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0~150.0μg.mL-1(r=0.9996)和2.55~25.5μg.mL-1(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4%和99.6%,RSD分别为0.66%和0.8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为复方诺氟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