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77篇
  免费   3719篇
  国内免费   2694篇
耳鼻咽喉   1638篇
儿科学   945篇
妇产科学   162篇
基础医学   1486篇
口腔科学   359篇
临床医学   19686篇
内科学   9099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958篇
特种医学   38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6篇
外科学   9175篇
综合类   31934篇
预防医学   4605篇
眼科学   273篇
药学   11527篇
  114篇
中国医学   4072篇
肿瘤学   7124篇
  2024年   367篇
  2023年   1636篇
  2022年   1482篇
  2021年   1839篇
  2020年   1839篇
  2019年   1852篇
  2018年   940篇
  2017年   1732篇
  2016年   2012篇
  2015年   2384篇
  2014年   4667篇
  2013年   4743篇
  2012年   6227篇
  2011年   6667篇
  2010年   6386篇
  2009年   6135篇
  2008年   6152篇
  2007年   6095篇
  2006年   5438篇
  2005年   5345篇
  2004年   4678篇
  2003年   4362篇
  2002年   3851篇
  2001年   3394篇
  2000年   2829篇
  1999年   2218篇
  1998年   2226篇
  1997年   2159篇
  1996年   1653篇
  1995年   1480篇
  1994年   1198篇
  1993年   830篇
  1992年   695篇
  1991年   597篇
  1990年   380篇
  1989年   365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保守治疗,行内引流术12例,外引流术9例,序贯式内外引流术5例,胰腺部分切除术13例。结果 保守治疗者均痊愈,无复发;行内引流术者中有1例发生肠瘘,其余11例恢复良好无复发;行外引流术1例出现胰瘘,2例复发;行胰腺部分切除术者有1例出现胰瘘,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根据病情和病程选择合适的术式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114例小儿气管异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颖  朴贞淑  李莉萍 《吉林医学》2006,27(7):786-786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和对气管异物作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自1990年~2005年期间共收治小儿气管、支气管114例进行有效诊治,并对51例误诊病例进行探讨。其中①男79例,女35例;男:女=2.3:1;1.5岁以内54例,2岁33例,3岁12例,5岁7例,5岁以上8例。②有明显异物吸入史79例,无明显异物吸入史35例。③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2h,最长9个月,1周内来诊者82例占72.8%。平均住院6.5d。④植物性异物103例。⑤异物位置:声门下、总气道、右支气管、左支气管,其中左右支气管比例最大。结果:本组病例确诊后,在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108例,3例自然咯出,2例去外地,1例因术中异物转位窒息死亡。114例中51例误诊,基层误诊49例,本院误诊2例。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误诊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异物史,对长期反复性“发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病因了解不够详尽,对X光检查缺乏分析。  相似文献   
73.
食管孤立性静脉瘤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孤立性静脉瘤是指食管粘膜下静脉扩张呈局限性青蓝色或紫蓝色的小隆起,临床少见,容易漏诊。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本病主要需与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食管孤立性静脉瘤属良性病变,增长速度缓慢,极少发生大出血,一般不需治疗。体积较大者有活动性出血者,选择内镜下套扎或硬化治疗,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4.
氯气为高水溶性刺激性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在眼和呼吸道的潮湿组织表面很快溶解形成酸类物质和新生态氧,产生强烈的刺激和氧化作用。氯气中毒临床症状可为: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等。现将我科收治的急性氯气中毒致ARDS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抢救成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患女性,3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1年,活动后胸闷10年,加重3年”入院,入院前曾于某医院就诊,行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瘘(左右冠状动脉均扩张.瘘口位于左室二尖瓣后叶瓣根处及右室近心尖),二尖瓣轻度反流。  相似文献   
76.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鼻胃管置入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肠道营养支持是通过置入胃管,为患注入食物和药物,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有一定难度。我们采用不同方法为气管插管患100例安置胃管,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7.
完全性后组颅神经麻痹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峥 《现代护理》2004,10(10):909-910
后组颅神经 (IX .X .XI)位于桥脑小脑角的尾端 ,吞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位居面神经和听神经的下方[1] 。后组颅神经完全麻痹的患者不仅吞咽反射消失 ,往往还伴有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 ,故必须行气管切开手术 ,以保证脑组织的血氧循环及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从而预防呕吐、呛咳、误吸而导致的肺部感染的发生 ,而该类患者不同于常规气管切开病人。我院 2 0 0 2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 3例完全性后组颅神经麻痹的患者 ,经积极气管切开、血管扩张剂和神经营养药等治疗 ,均已痊愈。现将气管切开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病例 1,…  相似文献   
78.
纤维支气管镜呼吸道治疗在ICU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y,FOB)在ICU内用于肺不张、困难气管插管、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等急重症呼吸道疾病治疗不断增多,我们应用198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3年7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ICU经FOB行呼吸道处理者1986例,男1073例,女913例,年龄29~79(67.5±5.3)岁,其中肺叶切除术后896例,一侧全肺切除术后35例,食管癌切除术后451例,气管外科术后6例,双肺移植术后6例,心脏外科术后45例,多发伤138例,脑外伤30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7例,腹部外科术后肺不张29例,骨折并发肺不张12例。2.方法及结果:根据患…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为气管插管提供了一种新型途径,而且有望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目的在于:(1)进一步观察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2)证实经口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是否能够比直接喉镜(DLS)产生较轻微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方法 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53例,随机分为ILMA组和DLS组,经常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血压(B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ILMA组的平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较DLS组明显延长。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比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但血压的最大值未超过麻醉诱导前水平,而心率的最大值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两组在各对应时问点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血压和心率的最大值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深度下,ILMA和DLS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相似。与DES相比较,ILMA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并不具有减轻心血管反应的优点。  相似文献   
80.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其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和制备适合本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就成为每个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的重要任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制作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更新、充实,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