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9篇
  免费   1428篇
  国内免费   1932篇
耳鼻咽喉   279篇
儿科学   260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932篇
口腔科学   318篇
临床医学   2508篇
内科学   1531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265篇
特种医学   3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873篇
综合类   6560篇
预防医学   4480篇
眼科学   281篇
药学   6093篇
  19篇
中国医学   3626篇
肿瘤学   1420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576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627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542篇
  2016年   584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1058篇
  2012年   1395篇
  2011年   1458篇
  2010年   1388篇
  2009年   1351篇
  2008年   1880篇
  2007年   1670篇
  2006年   1441篇
  2005年   1607篇
  2004年   1395篇
  2003年   1253篇
  2002年   944篇
  2001年   958篇
  2000年   724篇
  1999年   699篇
  1998年   602篇
  1997年   625篇
  1996年   592篇
  1995年   625篇
  1994年   406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287篇
  1989年   275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制何首乌不同剂量与大鼠肝损伤程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陕西安康出产的野生制何首乌不同剂量对大鼠肝损伤的程度。方法:本实验给药组剂量依次为4g/kg,9.6g/kg,22g/kg,40g/kg(分别相当于成人每日临床用量的20、50、100、200倍),每日灌胃大鼠一次,连续4个月(前3个月为给药期,第4个月停药恢复期),主要进行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3个月末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光镜下大剂量及较大剂量给药组可见散在炎细胞浸润,肝血窦充血,枯否氏细胞增生活跃并可见吞噬色素颗粒;透射电镜下大剂量给药组可见部分肝细胞核内染色质凝集或边集于核膜下,线粒体轻度肿胀,个别标本可见毛细胆管结构不清晰,Kupffer细胞增多。恢复期后肝脏病理切片镜下观各给药组均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结论:制何首乌大剂量长期灌胃对大鼠可导致肝脏炎症损伤,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2.
生物体内的生物信息受两种因素的调控:一种是遗传调控,另一种是表遗传调控。遗传学信息提供了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质的模板;而表遗传学的信息提供了何时、何地和何种方式应用这些遗传学信息的指令[1]。近年来,表遗传学已成为生命科学中普遍关注的前沿。毒理学的研究揭示外源化合物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利用2-DE-MAIDI-TOFMS/MS技术研究Z24对Wistar大鼠连续5d灌胃给药血浆蛋白质表达的变化,进一步分析Z24对大鼠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每组6只,每天以不同剂量的Z24(0、50、100和200mg/kg),麻醉动物后取血,分离血浆,一部分用于生化指标检测,一部分用于血浆蛋白质组分析,处死动物后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2-DE分离血浆蛋白,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利用ImageMaster2DPlatinum5.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确定发生表达变化的差异蛋白点(P<0.05),选取分离好且呈一定剂量关系的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MS/MS-MS方法获取差异蛋白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和序列信息,在IPI-RATv3.23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以C.I.%>95%作为判断依据鉴定差异蛋白,检索差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分析Z24对大鼠肝毒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血浆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mg/kg组ALP、Tch含量升高(P<0.05),100mg/kg组ALP、TG、Tch含量升高(P<0.05),200mg/kg组ALT、AST、ALP、AL、TBI、TG和Tch含量升高(P<0.05);AST、ALP、TBI和Tch含量变化呈剂量-效应关系。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动物肝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空泡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且病变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加重。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剂量下Z24已引起了大鼠肝损伤。2-DE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100和200mg/kg组分别有90、111和160个蛋白点发生明显的表达改变(P<0.05),其中100和200mg/kg组同时改变的蛋白点有34个,50、100和200mg/kg组同时改变的蛋白点有38个;对其中的29个差异蛋白点进行了质谱分析,有16个蛋白点经数据库检索后鉴定出相应蛋白,去冗余后包括11种蛋白,包括表达上调的载脂蛋白E、精氨琥珀酸合成酶、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前体、丛生蛋白前体、触珠蛋白、肌动蛋白前体以及表达下调的胎球蛋白等。结论载脂蛋白E表达上调提示脂类代谢出现紊乱,丛生蛋白与细胞凋亡有关,精氨琥珀酸合成酶与鸟氨酸循环有关,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功能是输送肝内储存的视黄醇(VitA)到周围组织,这些蛋白质表达的改变提示Z24的肝脏毒性作用与脂类代谢紊乱及细胞凋亡有关,进而引起了肝脏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84.
采用发光细菌研究探讨“十八反”配伍药物的临床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代对中药“十八反”配伍看法不一,近年来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亦甚多,结果各抒已见,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了“明亮发光杆菌502测定”“十八反”药物的毒性,研究结果支持“十八反”配伍毒性并不增加,相反有些毒性有所降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85.
消疲灵口服液的药理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疲灵口服液主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酸枣仁、灵芝、山楂等15种中药组成,具有补气养血、强身健体的功效,本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抗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记忆作用,且疗效优于中药方剂人参蜂王浆口服液,口服给药最大耐受量为107.6g/kg,临床使用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6.
维甲酸硅油的视网膜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维甲酸硅油对视网膜是否产生毒性。 方法:12只新西兰白兔的24只眼,随机分为3组,行气体压迫玻璃体手术3天后,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入硅油(4只眼)、5μg/ml维甲酸硅油(10只眼)、10μg/ml维甲酸硅油(10只眼)各
0.5m1,用检眼镜、光漳和电镜检查来观察视网膜变化情况。 结果:注入硅油28天后,未发现各浓度的维甲酸硅油对视网膜产生毒性作用。结论:浓度为5、10μg/ml的维甲酸硅油注入玻璃体腔4周,对视网膜不产生毒性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81-82)  相似文献   
87.
 ̄(153)sm-EDTMP是一种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的镇痛剂,主要浓聚于骨中,其余可由血液进入尿而迅速排出体外,因此是一种有效的缓解骨痛的药物。本文讨论了用 ̄(153)sm-EDTMp的治疗方法及毒性。  相似文献   
88.
本文报告谷参肠安胶囊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谷参肠安胶囊对动物的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89.
中药樗鸡,红娘子与斑蝥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药樗鸡和红娘子的混淆,近代已有一些作者先后对其进行了生物学和本草沿革的考证。根据这些考证可以确认,现在临床上使用的红娘子系蝉科(Cicadidae)的红娘子(Huechys)。其原昆虫有两种,即黑翅红娘子(H.sanguinea De Geer)和褐翅红娘子(H.Philaemata Fabricius)。他与古代常用的樗鸡,(别名:红娘子)完全不同,樗鸡的原昆虫是樗鸡科(Fulgoridae)的樗鸡,学名Lycor-madelicatula White。樗鸡在近代已不入药。  相似文献   
90.
复方熊胆眼药水对大鼠的慢性毒性邓旭明梁焕春阎继业阮承迈韩红伟张金子(解放军农牧大学药学教研室,长春130062)用Wistar大鼠,体重150-180g,♀♂各半,随机分为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和空白对照4个组,分别给予复方熊胆眼药水0.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