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38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232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32篇
预防医学   600篇
药学   256篇
  5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3):2332-2333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对产后产妇母乳分泌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98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9例。护士为观察组产妇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为常规组产妇提供一般产后护理流程,评价两组产妇产后母乳泌乳量、泌乳时间、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分泌时间24h例数所占百分比为67.35%,高于常规组的38.78%(χ2=16.386,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泌乳量充足例数所占百分比为65.31%,高于常规组的30.61%(χ2=24.122,P0.05);观察组泌乳量不足百分比为8.16%,低于常规组的38.78%(χ2=26.10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产妇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产后母乳分泌量,缩短母乳分泌时间,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按入院时间分组,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VLBWI分为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的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策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VLBWI分为观察组(54例),实施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即组建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项目组,建立母乳库并规范管理,规范母乳收集、运送、储存;实行初乳口腔护理,亲母乳、鲜乳优选原则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达100%,开始母乳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亲母母乳喂养占比及出院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对NICU的VLBWI实施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可以缩短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和亲母母乳喂养占比,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测定53例产妇乳汁中11种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钙,镁,铝,磷,钡,硒,锶)的含量,并对采用母乳,牛乳,混合乳3种不同方式喂养的278例、年龄为72天的健康婴儿的头发样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测定。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母乳能为婴儿提供足够硒营养;母乳喂养的婴儿发锌值明显高于牛乳喂养的婴儿(P<0.01)。同时指出:婴儿配方乳和配方奶粉是目前市场上较理想的代乳品。并且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0例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黄疸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黄疸新生儿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满意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3.89±1.63)d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5.93±2.23)d;实验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4.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黄疸消退时间短,产妇满意度高,应该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人工喂养,口服培菲康治疗,观察组予人工喂养,口服培菲康,加服茵栀黄口服液,连用5d。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每天胆红素下降速度。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速度大于对照组,且下降至102.6μmol/L所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母乳中脂肪酸(FA)含量,研究其与乳母产褥期生活方式、膳食结构的关系,以指导乳母合理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采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选取产后42d居住于福州地区≥1年的健康乳母进行"乳母生活方式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包括一般情况、产后30d膳食频率调查,并采集测定母乳中的FA含量。调查表与检测结果经核对、编码、赋值和EpiData数据双录入,用Excel软件、营养计算软件和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非参数秩和检验(α=0.05)与Nemenyi多重比较(α=0.10)等统计方法分析FA与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量的关系。结果完成问卷113份,采集母乳123份,调查完整且进行母乳脂肪酸分析的101份。母乳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57.4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27.75%,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为14.43%,n-3 PUFA为0.74%,n-6PUFA/n-3PUFA为19.28,亚油酸/α-亚麻酸(LA/ALA)为26.24。平原和沿海者必需脂肪酸(EPA)高于山区(P1=0.08,P2=0.0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乳母的LA/ALA比值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者(P=0.06);专业人员及公务员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高于待业在家者(P=0.06);而纯母乳喂养者SFA含量较低(P=0.046),MUFA较高(P=0.043)。结论母乳FA中LA/ALA比值较高,需增加亚麻籽油、苏籽油、大豆油和深海鱼类、贝壳类水生动物和海藻等富含n-3系列FA的食物摄入。同时母乳FA含量,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还受到地理环境、社会因素与喂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7.
王娟 《药物与人》2014,(12):343-344
目的:了解孕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对婴儿的喂养计划及对母乳喂养知识的需求情况,为临床进行母乳喂养方面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产科150名孕妇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产后母乳喂养计划、母乳喂养认知情况、知识来源、希望获得母乳喂养知识的途径等. 结果:孕妇计划产后母乳喂养率低,母乳喂养的认知欠缺,渴望获得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结论:孕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对医务人员宣教需求量大,医务人员应在孕期适时开展有效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为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评价强化母乳喂养的早产儿的早期生长情况,与非强化母乳、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进行生长速率的比较。方法按照Cochrane图书馆检索策略,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Pub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查阅会议记录、专题论文集、综述和检出文献等相关资料。收集关于强化母乳喂养早产儿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 WMD)及其95%CI表示。结果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 Meta分析结果显示:强化母乳喂养早产儿早期体重增长速率、头围增长速率显著大于未强化母乳喂养早产儿,两组身长增长速率无显著性差异(体重:WMD=2.41,95%CI:1.01~3.82,P<0.001;身长:WMD=0.04,95%CI:-0.10~0.17,P=0.58;头围:WMD=0.12,95%CI:0.11~0.13,P<0.001);比较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早产儿,两组早期体重增长速率、身长增长速率、头围增长速率无显著性差异(体重:WMD=-1.28,95%CI:-3.62~1.06,P=0.28;身长:WMD=-0.05,95%CI:-0.27~0.18,P=0.68;头围:WMD=-0.01,95%CI:-0.06~0.04,P=0.73)。结论强化母乳喂养能较好地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可作为首选的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检测城市及农村乳母乳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烟酸含量,了解乳母及婴幼儿的营养水平,为改善乳母及其婴儿的维生素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4—7月,选择山东省城乡母乳喂养的身体健康乳母及其婴幼儿为调查对象,共92对,其中某城市34对,某农村58对,收集以上健康乳母的乳汁及乳母和婴幼儿尿液。检测母乳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烟酸的含量以及乳母及其婴幼儿尿液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含量。结果城市乳母乳汁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烟酸含量明显高于农村乳母。检测分析显示城市乳母乳汁维生素B2为149.77μg/100 g,明显高于农村乳母的85.09μg/100 g(P0.05);维生素B6和烟酸含量分别为15.29μg/100 g、40.83μg/100 g,也分别高于农村乳母乳汁含量(6.69和24.48μg/100 g)(P0.05);然而,城市和农村乳母乳汁维生素B1分别为5.54μg/100 g和4.80μg/100 g,未见明显差异;尿液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乳母及婴幼儿机体维生素B2和烟酸显著高于农村地区(P0.05);而维生素B1水平农村婴幼儿高于城市(P0.05);乳母维生素B1水平城乡无显著差异。城市乳母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不足检出率分别为23.5%、32.3%和17.6%,农村乳母分别为29.3%、82.8%和53.4%;城市婴幼儿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不足率为2.9%、2.9%和11.8%;农村婴幼儿分别为5.1%、51.8%和25.8%。结论城市和农村乳母机体维生素B1不足率较高,乳汁维生素B1含量较低;而农村乳母和婴幼儿维生素B2和烟酸不足率明显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80.
何杏燕  陈维  区素梅 《中国医药科学》2014,(15):174-175,210
目的探讨早期喂养方式对1岁以下婴幼儿肥胖的影响。方法对462例1岁以下婴幼儿的体格发育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0~4个月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298例和人工喂养组164例,比较两组婴幼儿在不同月龄的肥胖及超重+肥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月龄为3个月、6个月时的肥胖率和超重+肥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9、12个月时,母乳喂养组的肥胖率和超重+肥胖率均较之人工喂养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母乳喂养能够预防出现婴幼儿的早期超重和肥胖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