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08篇
  免费   2615篇
  国内免费   872篇
耳鼻咽喉   94篇
儿科学   430篇
妇产科学   488篇
基础医学   1277篇
口腔科学   143篇
临床医学   6791篇
内科学   3899篇
皮肤病学   157篇
神经病学   646篇
特种医学   9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056篇
综合类   14355篇
预防医学   12757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7183篇
  71篇
中国医学   1757篇
肿瘤学   1472篇
  2024年   689篇
  2023年   2205篇
  2022年   1453篇
  2021年   1596篇
  2020年   1409篇
  2019年   1133篇
  2018年   583篇
  2017年   920篇
  2016年   987篇
  2015年   1210篇
  2014年   2908篇
  2013年   2766篇
  2012年   3336篇
  2011年   3488篇
  2010年   3308篇
  2009年   3023篇
  2008年   4481篇
  2007年   3869篇
  2006年   2932篇
  2005年   2741篇
  2004年   1827篇
  2003年   1262篇
  2002年   1129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675篇
  1999年   582篇
  1998年   486篇
  1997年   511篇
  1996年   488篇
  1995年   445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0 毫秒
31.
门桐林  李雪  袁秀敏  张璐 《癌症进展》2020,(6):563-566,613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种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PD-1和PD-L1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03±1.92)和(4.95±1.09),分别高于癌旁组织的(1.72±0.81)和(1.25±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NSCLC患者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1和PD-L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SCLC的免疫逃逸过程,对其逃逸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2—4月选取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高职实习护生32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死亡焦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323名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量表总分为(8.50±3.27)分,处于较高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死亡体验教育、近5年内是否有至爱的朋友或亲人去世、实习期间是否遇到过患者死亡是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现状不容乐观,其焦虑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院校和实习医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护生死亡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年4-9月来该院就诊的18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管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7.78%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22%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发病情况,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认知,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4.
3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97-99+104
目的考察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对女性产后出血的风险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产检并分娩的320例产后出血孕妇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正常分娩的健康孕妇2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率(heart rate,HR)及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并采用Ordinal逻辑回归分析各参数对产后出血的风险预警。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BMI及新生儿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后24 h相比,研究组产后24 h患者的DBP、SBP及Hb均显著降低,而HR和SI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产前相比,产后24 h患者的SBP、HR及SI显著降低(P0.05);与研究组产前相比,产后24 h患者的DBP、SBP、HR及Hb均显著降低,而SI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dinal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休克指数和舒张压对产后出血具有预警作用(P0.05)。结论休克指数和舒张压可作为评估女性产后出血的风险预测指标,临床应密切监护。  相似文献   
36.
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调节性细胞死亡(RCD),表现为多细胞器调节信号的变化。目前,已明确部分铁死亡上游执行机制,即不稳定铁池的产生和/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抑制或失活,和下游的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和积累的触发机制;同时铁死亡相关信号分子可发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信号网络功能调控。功能上,铁死亡既参与外源物诱导的致癌作用,也可介导外源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本综述拟阐述铁死亡的相关信号通路,阐明不同细胞器参与铁死亡调控的分子机制,探讨外源化学物靶向铁死亡信号分子介导的抗肿瘤作用,为铁死亡依赖性致癌作用防制策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与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新入院腹膜后肿瘤患者60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评估患者营养风险,收集患者体质指数、围术期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住院天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患者住院时间,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60例腹膜后肿瘤患者中,40例患者(66.7%)术前存在营养风险,52例患者(86.7%)术后存在营养风险;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术后营养风险 (术前P<0.001,术后P=0.043)、术前白蛋白 (P=0.019)、术后血红蛋白 (P=0.019)、术后白蛋白(P=0.025) 水平以及术后恶心呕吐 (P=0.001) 均会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与围术期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评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强(r=0.759~0.770;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营养风险是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重要预测因素(β=0.399)。结论 术前营养风险是腹膜后肿瘤患者住院时间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