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32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81.
李广海  肖莉 《江西医药》2009,44(4):328-329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及畸形的治疗检验。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1月.采用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固定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脊柱畸形及不稳8例。结果8例病例皆获随诊,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病人腰腿痛消失,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椎间隙达到骨性融合。结论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脊柱畸形及不稳能直接较彻底的清除病灶,较正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椎间融合率高。具有迅速解除症状.缩短疗程.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2.
脊髓内结核瘤(IMT)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IMT患者如下. 1 病例 男,19岁.因"双下肢麻、痛、无力5个月,加重伴小便障碍10余天"于2006年4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感双侧腘窝及小腿后部疼痛,自行外敷止痛胶后缓解.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开窗法髓核摘除术,对伴有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同时予以扩大侧隐窝、松解神经根管.结果 本组无神经根损伤,切口均一期愈合,经过6个月以上的临床观察,表明采用开窗法髓核摘除后,患者创伤小,功能恢复迅速,未发生下腰椎不德,优良率达96.5%.结论 使用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较少干扰下腰椎稳定.  相似文献   
84.
目的:总结常规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46例临床疑为颈椎病,并照有颈椎正侧位及45°双后斜傍有阳性征象的X线平片分析。患者年龄33~82岁,平均(54±2.3)岁,男214例、女132例。结果:主要的X线征象有颈椎边缘骨增生302例,椎间隙变窄88例,钩突增生97例,椎间孔变窄86例,颈椎曲度异常74例。结论:颈椎病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线检查可为颈椎病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腰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有效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8年10月诊治的28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比较经后路病灶清除置管持续冲洗与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组28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根据改良的Maenad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6.4%。结论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置管持续冲洗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抗生素液直接到达感染椎间隙,有效控制感染,患者能迅速解除症状、缩短疗程,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替考拉宁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隙感染后败血症合并肺脓肿的疗效以及继发件腰椎间隙感染的发病特点、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 通过对1例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后导致重度腰椎间隙感染合并血源性肺脓肿患者的成功救治进行同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无菌观念不严格、介入性操作不规范、手术时间长、术中组织损伤多、患者基础条件差、糖尿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术后抗炎不足等因素有关;患者术后3 d腰腿痛加剧.高热,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结论 严格无菌观念,充分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规范减少损伤可减少腰椎间隙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与椎间植物融合器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均行椎间及后外侧植骨,对三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术后较术前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B组、C组的复位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丢失程度较A组明显(P〈0.05)。JOA评分,A组优良率为93%,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与椎间植骨融合器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肯定,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8.
X线摄影可以了解椎间隙狭窄的部位、原因、程度等。我们收集近年来73例有椎间隙狭窄的X线片资料,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椎间隙狭窄征象进行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3例中,男52例,女21例,年龄21~71岁。经过临床诊断、CT扫描、椎管造影等检查证实,38例脊椎退行性变,13例脊椎结核,2例脊椎骨髓炎、20例外伤所致的椎间隙狭窄。1.2 病因 生理性的老化、病理性的损伤及外伤都可以导致椎间隙改变,在X线上可表现椎间隙的狭窄,甚至消失。本文试把椎间隙狭窄大体分为两类进行分析。1.2.1 单纯椎间盘疾病引起的椎间隙狭窄 …  相似文献   
89.
应用螺纹融合器的后路椎体问融合术是近几年治疗下腰椎不稳的常用方法。我院近二年来应用椎体问融合器治疗下腰椎不稳定30例,其中椎问盘突出伴椎间隙狭窄16例,椎体滑移14例。患年龄29-63岁,平均47岁.病程6月至30余年。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0.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本院 641例椎间盘摘除术中的 7例腰椎间隙感染的病例分析回顾总结。结果: 感染与病人基础条件差、术前抗炎准备不足、术中组织损伤多等因素有关, 7例病人均有腰腿痛加剧, 血沉加快。结论: 严格的术前准备, 术中减少副损伤, 术后早诊断, 严格制动, 足量抗生素长期应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