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慢性应激焦虑状态的病理机制与肝失疏泄、气郁不畅密切相关。逍遥散是疏肝解郁的经典方,临床上多采用逍遥散原方或化裁方来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逍遥散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杏仁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免疫功能紊乱来发挥疏肝解郁的功效,其中杏仁核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1(CRF1)受体及受体后信号通路介导了慢性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用其来探讨逍遥散的作用机制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明确逍遥散改善慢性应激焦虑状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2.
自1989年5月至1990年12月,我院采用脑立体定向杏仁核毁损术治疗神经精神疾病24例,经术后6个月至2年随访,好转15例,无严重并发症。本文就杏仁核毁损术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背景:由苯二氮革类药物或丙泊酚引起的遗忘症与基底外侧杏仁核(BLA)有关,而吸入麻醉引起的遗忘是否有BLA的参与尚未知。如果可以确定的话,将会出现一个关于麻醉诱发遗忘症的全面解释。本研究应用一个抑制性试验来确定BLA损伤是否有效防治七氟醚引起的遗忘。  相似文献   
84.
报道我科近十年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5~49岁,病因较明确者17例。手术方法分1.立体定向杏仁核或联合靶点毁损术11例;2.立体定向胼胝体前部毁损术8例;3.立体定向胼胝体联合双侧杏仁核毁损术9例。平均随访4.2年,显着进步者11例,进步者11例,占78.6%。文章叙述了不同手术的方法及其指征,讨论了靶点与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Alzheimer病的MRI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雪宁  陈希颖  冯丽莎  薛新生  杨连海 《天津医药》2002,30(9):522-523,F004
目的:寻找可预测Alzheimer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神经影像学指标。方法:对20名AD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MRI测量,包括:两侧海马结构、杏仁核、内嗅皮层。所得数值经部分颅内体积标准化处理,然后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患者上述脑实质结构均明显萎缩,有效判别指标依次为:内嗅皮层、海马结构、杏仁核。结论:上述MRI体积测量是区分AD与正常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6.
杏仁核三维空间形态与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55只整脑110个杏仁核的空间形态和位置。在三维切面上作2mm厚的连续切片,获得杏仁核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体积及“靶心”坐标值;通过还原、重建,绘出空间投影轮廓图;明确核团在胸内空间的整体构型。本文还将获得结果与脑立体定向手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7.
自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我院对41例颞叶癫痫患者施行了经颧弓翼点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8.
滕国玺  孟宪伟 《针刺研究》1993,18(4):262-266
用40只猫,以强的方波脉冲刺激内脏大神经向中纤维,记录丘脑后核群(PO)中相关神经元细胞内电位。共记录了42个单位。其静息电位为53.74±11.68毫伏,动作电位为29.44±9.22毫伏。随刺激强度变化可出现 EPSP、单峰及多峰的锋电位。此内脏大神经诱发的动作电位可被静脉注射吗啡所抑制。在胞内电位记录的基础上,用HRP 胞内标记了2个相关神经元和2个非相关神经元。初步比较了其形态差异。还看到刺激杏仁核,于 PO 中产生 IPSP,从而抑制了神经元诱发的胞内电位。  相似文献   
89.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法,对大鼠杏仁体及丘脑背内侧核至额前皮质各区的纤维投射进行了研究。将HRP分别导入右侧额前皮质各区,同侧丘脑背内侧核可见密集的标记细胞,并有局部定位关系;杏仁体的标记细胞主要见于同侧基底外侧核和外侧核,其次见于同侧基底内侧核及皮质核,少量见于前杏仁核区和皮质杏仁移行区,间介核和中央核中未见标记细胞。标记细胞在杏仁体的分布随导药部位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90.
目的采用岗田酸(Okadaic acid OA)损伤实验大鼠杏仁核后,观察这些大鼠能否表达人阿尔茨海默病类(AD)的主要症状和主要病理特征。方法用OA注于实验大鼠杏仁核,而后采用避暗法和穿梭箱法测试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实验大鼠的脑组织内Aβ表达的变化,观察实验大鼠造模后活动量多少、是否喜欢群聚取暖,对照组用紫河车干预后,观察这些症状有否改变来判断是否有阳虚的表现。结果用OA注于实验大鼠杏仁核后,实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静默少动、喜欢群聚取暖,其脑组织内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对照组用紫河车干预后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活动增多、群聚取暖现象减少,其脑组织内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量相对减少。结论OA注于实验大鼠杏仁核后可制成阳虚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