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90篇
  免费   2912篇
  国内免费   1882篇
耳鼻咽喉   336篇
儿科学   748篇
妇产科学   429篇
基础医学   2279篇
口腔科学   490篇
临床医学   11531篇
内科学   3991篇
皮肤病学   214篇
神经病学   1955篇
特种医学   1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2523篇
综合类   14130篇
预防医学   3770篇
眼科学   270篇
药学   5803篇
  137篇
中国医学   3312篇
肿瘤学   589篇
  2024年   521篇
  2023年   1808篇
  2022年   1468篇
  2021年   1778篇
  2020年   1678篇
  2019年   1634篇
  2018年   709篇
  2017年   1236篇
  2016年   1273篇
  2015年   1468篇
  2014年   2447篇
  2013年   2186篇
  2012年   2987篇
  2011年   3232篇
  2010年   2911篇
  2009年   2772篇
  2008年   3277篇
  2007年   2993篇
  2006年   2656篇
  2005年   2801篇
  2004年   2255篇
  2003年   1929篇
  2002年   1449篇
  2001年   1209篇
  2000年   888篇
  1999年   728篇
  1998年   589篇
  1997年   560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388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介绍了几种临床常见的机械心肺复苏仪及临床应用现状,以《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为依据,为机械心肺复苏仪的使用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01-602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肺外源性ARDS和肺内源性ARD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12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不同原因分为A组(肺内源性ARDS患者,60例)和B组(肺外源性ARDS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4 h后的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及心指数。结果 B组患者的PaO_2、PaO_2/FiO_2均显著高于A组,PaCO_2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HR、平均动脉压及心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在肺外源性ARDS的治疗效果较肺内源性ARDS更为显著,但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的 探讨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PD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模拟TEAS治疗,观察组为TEAS治疗,采用经皮电刺激对相应穴位或模拟穴位进行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胃容受性、胃排空以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共52例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指数量表(DS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始饱腹感量(ISV)以及最大耐受量(MT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频段(H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低频段/高频段(LF/HF)显著降低(P<0.05);PDS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PDS患者在...  相似文献   
26.
急性脑梗死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及时开通导致梗死的责任血管以恢复脑灌注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机械取栓技术的应用使得患者的血栓组织能够被获取并得到研究。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通过机械取栓术获取的血栓的相关研究发现,以纤维蛋白为主的血栓是造成取栓困难的重要组织学原因,影像学方法可以在术前评估血栓特征。这些发现提示临床工作者可以积极开发新型血栓取出装置用于处理难治性血栓,并有必要探索精确便捷的血栓特征影像学评价方法,从而提高机械取栓疗效。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以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 综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步态参数、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为72.91%(35/48)(P<0.05);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包括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Fugl Meyer rating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患侧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包括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7/48)、10.42%(5/48)(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高患者的步态参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9.
30.
《右江医学》2019,(11):846-850
目的探讨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后不同间隔时间行胃镜检查对患者咽喉部刺激及祛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行胃镜检查的4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胃镜检查前不服用任何药物,其余3组均给予10 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B、C、D组分别于含服5 min、10 min、15 min后行胃镜检查,比较四组患者胃镜清晰度、麻醉效果总有效率、祛泡总有效率及记录不良反应和药物毒副作用。结果 B、C、D三组的各部位黏膜视野可见度评分均低于A组(P<0.01),C组、D组的评分低于B组(P<0.01),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组的咽部黏膜表面麻醉效果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1),C组和D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1),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组的祛泡总有效率均优于A组(P<0.01),C组和D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1),C组和D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能够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减轻对咽喉部刺激,提高祛泡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含服10 min以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