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85篇
  免费   2709篇
  国内免费   1374篇
耳鼻咽喉   282篇
儿科学   793篇
妇产科学   694篇
基础医学   1799篇
口腔科学   438篇
临床医学   14009篇
内科学   5176篇
皮肤病学   364篇
神经病学   1619篇
特种医学   20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4700篇
综合类   24796篇
预防医学   7873篇
眼科学   484篇
药学   11260篇
  189篇
中国医学   6328篇
肿瘤学   1643篇
  2024年   379篇
  2023年   1540篇
  2022年   1460篇
  2021年   2028篇
  2020年   2334篇
  2019年   2277篇
  2018年   996篇
  2017年   2032篇
  2016年   2095篇
  2015年   2358篇
  2014年   4623篇
  2013年   4265篇
  2012年   5072篇
  2011年   5345篇
  2010年   5205篇
  2009年   4834篇
  2008年   6620篇
  2007年   5727篇
  2006年   4820篇
  2005年   5190篇
  2004年   3167篇
  2003年   3076篇
  2002年   2125篇
  2001年   1606篇
  2000年   1291篇
  1999年   891篇
  1998年   715篇
  1997年   555篇
  1996年   447篇
  1995年   398篇
  1994年   343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通过比较全身运动(GMs)评估正常的高危儿单纯家庭康复训练与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的预后,分析GMs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就诊并接受GMs评估正常的183例高危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单纯家庭康复训练组89例,对照组为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组94例。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分别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进行评估,对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各指标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运动商(TM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GMQ、FMQ、TMQ评分的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GMs评估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GMs评估正常者,家庭康复训练可达到促进高危儿运动功能发育的目的 ,避免仅因系高危儿而采取“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析早期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CRF)伴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将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88例CRF伴肺性脑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4)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n=44)给予早期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和日常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总疗效为95.45%,对照组总疗效为79.55%,两组总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09,P <0.05);对照组治疗后的PaO_2为(73.14±8.79)mm Hg,PCO_2为(50.23±7.56)mm Hg,与试验组的(91.40±8.59)mm Hg、(41.05±7.42)mm Hg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t=9.8552,P <0.05;t=5.7485,P <0.05);对照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质量指标均低于试验组,P <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药物治疗CRF伴肺性脑病效果确切,既能有效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又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恩替卡韦抗病毒和传统内科治疗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TBIL(157.53±107.45)μmol/L、ALT(69.52±34.63)U/L、PTA(47.27±14.25)%均优于对照组的(229.32±110.39)μmol/L、(130.25±31.15)U/L、(35.14±1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相比传统的治疗模式,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在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4-01青海红十字医院接收治疗的108例S A 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给予观察组患者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肝肾功能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 pha,TN F-α)、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B(interleukin 1B,IL-1B)、IL-8、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Scr均高于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ALT、BUN、TBIL、AST和Scr较对照组患者较低,比较两组间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1B、IL-8、IL-6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下降,IL-10升高,比较两组间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IL-1B、IL-8、IL-6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IL-10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复方谷氨酰胺能够显著改善SAP患者的全身炎症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诊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gG、IgA、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0%(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机体免疫,降低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早期手法刺激躯干肌对患者平衡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药物治疗相同,对照组卧床期间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定时翻身,恢复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按摩手法中的按法,刺激脊柱两旁夹脊穴,摩法、擦法刺激斜方肌及背阔肌,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6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 t 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按摩手法刺激可以增强患者早期本体感觉的输入,按法、摩法、擦法可以有效的增加躯干肌肌肉张力。早期躯干肌手法刺激有利于提高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