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20篇
  免费   2582篇
  国内免费   721篇
耳鼻咽喉   459篇
儿科学   7353篇
妇产科学   1340篇
基础医学   2851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15948篇
内科学   2317篇
皮肤病学   2118篇
神经病学   711篇
特种医学   15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212篇
综合类   31801篇
预防医学   14711篇
眼科学   337篇
药学   13430篇
  126篇
中国医学   3837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1323篇
  2022年   1249篇
  2021年   1799篇
  2020年   1695篇
  2019年   2008篇
  2018年   901篇
  2017年   1925篇
  2016年   1991篇
  2015年   2411篇
  2014年   4468篇
  2013年   4855篇
  2012年   5663篇
  2011年   6494篇
  2010年   5660篇
  2009年   5417篇
  2008年   5639篇
  2007年   5281篇
  2006年   4781篇
  2005年   5131篇
  2004年   4762篇
  2003年   4466篇
  2002年   3817篇
  2001年   3532篇
  2000年   2667篇
  1999年   2161篇
  1998年   1952篇
  1997年   1840篇
  1996年   1524篇
  1995年   1220篇
  1994年   886篇
  1993年   614篇
  1992年   481篇
  1991年   458篇
  1990年   352篇
  1989年   34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8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各类操作及医疗仪器等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医疗环境影响和物理刺激是对早产儿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后,患儿出生15d 平均体重总增长409.6±23.3g。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康复。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将医院诊治的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成两组,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定为对照组,55例,在蓝光治疗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的患儿定为观察组,55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87.27%,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1周,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5.12±1.21)d,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7.21±1.22)d,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结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S治疗。结果试验组对于呼吸窘迫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内滴入PS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S结合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81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后)和对照组(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前)各41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急救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9.76%<26.83%)相对更低(P <0.05),症状完全消失时间[(3.95±1.42)d <(5.51±1.71)d]和住院时间[(6.72±1.85)d <(9.15±2.43)d]相对更短(P <0.05)。结论为减轻新生儿窒息对于患儿健康的损害,采取预防性的临床处理及护理方法,促进疾病的良好恢复,更好的保障患儿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受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的组别列为对照组,执行综合护理性干预的组别列为试验组,各组45例。对比两组婴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退黄时间。结果执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79±13)μmol/L,退黄时间是(8.8±3.6)d;试验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07±10)μmol/L,退黄时间是(5.1±2.5)d,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P <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执行综合性护理干有利于推动身体尽快恢复,改善身体状况,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7.
陈风娥  葛建芹 《四川医学》2020,41(6):601-604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序贯苄星青霉素治疗不同孕周妊娠期梅毒的对患者氧化应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150例,根据开始治疗的孕周时间分为A组(孕周≤12周)、B组(孕周13~27周)和C组(≥28周),各组均给予头孢曲松钠序贯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各组母婴结局,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A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其总有效率为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个月隐性氧化蛋白产物(AOPP)和丙二醛(MDA)分别为(48.84±8.22)"mol/L和(3.20±0.84) nmol/L,明显低于B组和C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134.46±20.26) NU/m L,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早产比例为1.33%,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组新生儿体质量和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分别为(3.38±0.87) kg和(9.12±0.99)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而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梅毒患者,孕周≤12周前进行头孢曲松钠序贯苄星青霉素治疗,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