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57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891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1638篇
药学   277篇
  8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下斜肌前移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疗效。方法 :对 39例单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 15 Δ 的患者行下斜肌前移位术。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斜视度。根据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程度将下斜肌断端移位至下直肌颞侧止端水平后 1mm(15 Δ~ 19Δ) ,止端水平 (2 0 Δ~ 2 4 Δ) ,止端水平前 1mm(≥ 2 5 Δ)处。结果 :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术前平均为 2 1.0 Δ,术后平均为5 .4 Δ,平均矫正 15 .6Δ。结论 :下斜肌前移位术是治疗 >15 Δ 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2.
<正> 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要想得到完全的治愈,需在儿童期治疗,并且多手术矫正,患儿年龄小,手术效果越好。本文就儿童斜视手术中常用的两种麻醉方法对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和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比较观察,旨在寻求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斜视矫正术46例,年龄4~12岁,ASAⅠ级。麻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56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探讨手术年龄与双眼视觉恢复率的关系.方法:手术前后用三棱镜遮盖法,同视机检查斜视度,AC/A比值及视网膜对应情况,术后进行同视机训练.结果:4~7岁双眼视觉恢复率最高,与8~13岁组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8~13岁组与14~17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4~17岁组与18岁以上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早期手术,年龄越小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越高.同视机训练使一些患者能重新建立起正常视网膜对应,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与视盘形状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矫正视力方法.方法:对84例传统检影试镜方法视力得不到矫正,视盘形状异常者,调整屈光镜片.结果:视盘形状异常者多为近视或近视散光,且检影与试镜球面镜屈光度存有-0.5D~-3.0D的差异,视盘偏斜者视力矫正理想,单侧视盘异常者部分伴有斜视.结论:了解视盘形状及屈光镜片的调整规律,对防治斜视、弱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临床病例患者,女性,32岁。主因四肢无力、活动不灵、言语不清1年半入院。1996年5月患者出现双手活动不灵活,精细动作不能做,后逐渐出现双上肢力弱,说话吐字不清。1996年8月感双下肢无力、发僵,双上肢上举困难,全身异常疲劳,行走易跌倒。1997年2...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和研究敏感期内、末不同时限单眼斜视(monocularstrabismus,MS)和单眼剥夺(monoculardeprivation,MD)幼猫视皮质、外侧膝状体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可塑性变化。从形态学、分子神经生物学角度探讨不同时限MS和MD幼猫视  相似文献   
57.
3 124例各类斜视手术的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卢炜 《眼科》1999,8(4):209-210
目的:了解临床各类斜视手术的分布情况,以掌握最常见斜视手术分布数据。方法:3年3124例斜视手术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共同性斜视的手术2629例占84.2%。麻痹性斜视的手术495例占15.8%。共同性外科视的手术1779例占67.7%。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手术中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量占第一位。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手术中外直肌麻痹手术量占第一位。结论:最常见的斜视手术是共同性斜视。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量最大  相似文献   
58.
分离性水平斜视(DH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离性水平斜视(Dissociated horizontal deviation , DHD) 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6 例DHD 病例。结果 临床诊断要点为(1) 间歇发生的不对称性外斜视, 斜视角不固定。(2) Bielschowsky 现象存在。(3) 常伴有垂直分离和眼震。治疗方法首选外直肌后徙,合并垂直性分离者行上直肌后徙或下斜肌后徙转位术。16 例病人出院时均为正位, 随诊期间有3 人复发。结论 当DVD 病人的水平分离非常明显时, 应诊断DHD, 在明显影响外观时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9.
60.
分离性垂直偏斜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verticaldeviation以下简称为DVD)又称交替性上隐斜、双上斜视、遮盖性上斜视等。DVD为双眼交替遮盖时,遮盖眼呈上斜状态,与一般斜视的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的一种眼球垂直运动异常。可与任何类型的斜视同时存在。Schweiger于1894年报告第一例DVD,Be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